社矫对象成为志愿者,增城近7000人次参与服务

为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修复社会关系,增城区司法局拓展公益活动内容,今年组建了一支由500多名“特殊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共组织316场公益活动,6864人(次)社矫对象参加了社会服务。

据了解,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为目标,积极推动公益活动常态化、多元化。社区矫正对象统一着装,身着“增城区司法志愿者”服装,以强化志愿者身份,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能力、年龄、身体情况、特长、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发挥其优势,提升信心,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如鼓励有理发技能的社区矫正对象参与义剪活动,擅长写毛笔字的对象进行义写春联活动等。

发掘社区资源,推动公益活动“多样化”。增城区司法局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发掘当地现有资源,如主动联系交警部门、敬老院、市政环卫、图书馆、社工站、村居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清洁活动。

如通过社工站,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志愿服务培训,加深其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深化其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其志愿服务能力,并联合社工站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积极与各村居委合作,鼓励社矫对象参与村居环境卫生改善活动,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对社区的归属感;加强与交警部门合作,引导社矫对象参与交通指引,提升社会责任感与交通法规知识。

强化志愿服务,促进社矫对象“再社会化”,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作为普法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进一步激发其自省、自悔、自改。如组织参与扫黑除恶、禁毒、反诈、宪法知识、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寻找“同行者”,以矫助矫,助人自助。挖掘社区矫正对象中思想稳定、表现优秀者,作为矫正“同行者”。通过自我披露,发挥自我特长,陪伴、理解、鼓励其他社矫对象顺利度过矫正期。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穗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