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老广州说 | 张志安:在广州学会享受每一天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原院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1年7月,他告别读书9年、任教5年的复旦大学,加盟中山大学,成为一名新广州人。作为70后的年轻学者,他思维活跃,触角广泛,在广州的媒体、学界、商界和政界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正因为这种接地气的广泛交往,再加上从江南文化到岭南文化的跨文化生活体验,让他对广州有了更深的观察和体悟。

在广州生活了10年时间,他感受最深的是,广州有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感,也有从物质到观念上对各类人群的包容。在他看来,中国的年轻人要想实现在一线城市“有房住、有事做、有归属”这三个基本目标,广州无疑是最佳选择。而作为传媒学者,他对广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建议是,要实现从现代城市向高尚城市的转变。

张志安

其人

他用十年读懂广州的三个层面

张志安把自己对广州的认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学本科时,1997年至199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很多同学来广州调研,调研对象就是广州日报——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调研后,同学对广州日报和广州报业情况的分享,让他对广州报业的创新和活力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广州日报还捐款把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资料室装修一新,给每个宿舍赠阅一份广州日报。从那时起,广州日报便不仅仅关注广州,还关注全国的重大消息、有港澳台专版和大量的国际报道。立足广州看中国看世界,有非常广阔的视野,这是我对广州开放包容的直接认识。”第二个阶段是本科毕业后,2000年至2001年,他在易趣网做公关经理,经常有机会来广州出差。当时就感觉到这个城市非常舒适宜居,烟火气十足。第三个阶段是做博士论文时,2005年到广州来调研,暑假在暨南大学里住着,一边调研一边感受广州的生活。

但是,他觉得自己真正了解广州还是在这里工作这10年。“我可能是新闻传播学者里跟政府、媒体、学界、商界都频繁打交道的学者之一。”因为经常给企业家们讲课,给政府部门做新闻发布培训,跟媒体合作组织活动,有很多机会深入一线跟各行各业打交道,对于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多的内在观察和更深的体验。

来广州工作之前,张志安一直生活在浙江和上海,谈到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差异,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同样做老师,在复旦大学学生称他为“您”,可到了广州以后发现学生称呼老师都叫“你”。张志安认为,称呼的背后看到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上海比较注重师生尊重的形式感,而在广州,师生之间关系更平等。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同样体现在穿着上,上海的学生穿着更讲究,而广州学生就随意很多。他认为,重要场合的仪式感是挺重要的,但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仪式感反倒让人觉得舒服。“所以,和广州学生的相处让人觉得很舒服,但说实话也保持一点点压力感,因为你不知道学生什么时候会‘挑战’你,质疑你或者是要跟你争论。”

叹早茶,是广州人的生活美学的开场白。@视觉中国

对于如何读懂广州,张志安结合个人体会,认为有三个层面。第一层就是生活体验,因为人们最关注的还是衣食住行。“我对美食研究很多。你要问我中大附近的不同层次的餐馆,我可以开出一张美食地图。外地的朋友来,我有一个广州的招待线路图,一天版、两天版、三天版,包括游览中山大学也有40分钟的简版,一个半小时的标准版和两个小时以上的深度版游览线路。所以我自己对这个城市了解是从自己生活舒适的角度去展开的。”

第二层是工作互动。因为工作关系,他跟政府、企业、高校、媒体联系紧密。“我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最接地气的学者。我在工作当中跟广州的政府官员打交道,觉得他们都非常务实低调包容;广州的学者也都是比较务实谦和的,很有韧劲;广州的媒体一直保持危机感,不断往前冲;广州的企业则具有彪悍生长的力量。工作上的互动让我加深了对这座城市的精神和文化的了解。”

第三层是学习思考。“我参加了很多论坛和座谈会,也到广州不少地方去考察,促使我对这座城市的当下和未来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对城市也就有了更多的认同。”

张志安认为,这三个层面,生活体验让他感觉到比较舒服,工作互动增加了认同感,学习思考则增加对城市的洞察,只有多层次才能够真正感知和理解这座城市。

一名男孩在白云山远眺城市美景。(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其言

年轻人在广州基本能实现“有房住、有事做、有归属”

广州日报: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广州的特点,你会用哪几个?

张志安:一是距离感。我感觉广州给人最舒服的一种感觉就是人和人之间最佳的距离感。大家见面时很有情感互动,但平常又互不打扰,朋友圈的社交互动也非常舒服。我认为这种最佳的距离感背后,是广州发达的市民社会。它除了有对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追求的最大尊重外,也很好地联结了城市中人与人的情感关系。

二是包容性。包括各个层面的包容,有阶层的包容、文化的包容、经济的包容,价值观的包容等。一线城市中最具有包容性的就是广州,这个包容性是实实在在的。广州具有一线城市最低的房价、最低的生活成本、最多的发展机会。广州有发达的制造业和不同业态的现代服务业,给想在一线城市奋斗和打拼的人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同时,广州还有珠三角一体化、广深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以广州为中心和枢纽向外散去,给年轻人提供了在这里扎根的机遇。中国的年轻人要想实现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有房住、有事做、有归属”这三个目标,广州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广州的包容性不仅是在于物质生存发展上接纳你,还在于在观念上,大家很愿意接纳新的进入者。我自己的体会是,碰到一个新来的人,广州人如果觉得他水平比自己高,会很钦佩地说“你好厉害”;如果觉得水平跟自己差不多,他会说“我们以后一起合作”;如果对方水平比自己差,他也会鼓励“没问题,肯定可以做得好的”。广州人这种心态可以接纳四方来客,让大家在这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广州日报:广州聚集了全国三家报业集团,媒体是读懂广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媒体研究者和观察者,您如何看待广州媒体,媒体与广州的城市气质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志安:广州媒体跟广州城市精神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最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创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很多全国闻名的创新举措;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体现在产业拓展和对文化领域进行深耕细作上;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多体现了思想的创新。媒体的创新跟这个城市本身的活力高度相关。第二是社会治理,媒体以它的多种角色去推动城市的社会治理。在记录中影响,在监督中推动,这是广州的媒体长期所发挥的作用。媒体深度参与城市治理,让市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座城市的发展。

广州日报:作为对外交流门户,近年来广州一直致力于城市形象的传播,您对于如何讲好广州故事有何建议?

张志安:广州的外宣和城市传播做得很有特色,因为有资源有故事可讲,也有渠道有手段传播,广交会、“读懂广州”国际会议,都是很好的抓手。

至于如何进一步创新,我认为第一是要注重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文化体验和社会化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广州应引导在广州的普通广州人,走出去的广州人,还有跟广州有关系的意见领袖群体及在广州生活过、对广州关注的外国人一起讲述广州故事。第二是要增加互动性。现在的传播还是发布多,对话和辩论相对较少,强化对话和互动体验更重要。这方面广州其实已经在做了,如邀请外国人到广州来过节,但人数毕竟有限,所以要创造更多体验式的传播场景。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城市形象传播要从现代城市走向高尚城市。每一个城市都在走向现代化,都有越来越发达的高楼,越来越兴旺的产业,越来越释放活力的数字经济,越来越便捷的生活。但是,不断探求城市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播才是高尚的传播。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那些精神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我们的城市形象传播要表现出广州是一个高尚的城市,而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的城市。

广州日报:广州一直是人才交流频密的开放之都,对未来将到广州生活、工作的“新广州人”,您有何寄语和温馨提示?

张志安:三句话。第一句,我一定要用高八度的声调、言辞恳切的方式告诉对方,相信自己,只要你愿意,你一定可以有办法留下来。第二句,一定要不断地努力,为城市也是为自己。你只有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做贡献,你才能有自己的回报,才有可能在这里安身立命。第三句,广州有很好的气候,很美的江边绿道,众多的美食,在广州一定要学会享受每一天。

市民买年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采访手记

专注与热爱

让他透彻读懂广州

听张志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聊广州美食,你会觉得这个被称为多领域跨界的“多栖学者”,似乎还漏了美食界这一栖。事实上,在他众多的头衔中,居然还真有一项是广东省美食文化交流协会高级顾问。从他随口就能列出二三十个高中低档各色餐馆的推荐名单,显然并非浪得虚名。没有用脚真正深入大街小巷,没有用舌尖真正品尝过,很难如此信手拈来。

在广州生活了10年,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张志安对广州的了解却足够深入,美食只是张志安读懂广州的一个入口。他读懂广州的真正秘诀和成为美食家的过程如出一辙,那就是专注与热爱。无论做什么,他总是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希望自己不仅是一个观察者、研究者,也是一个实践者、探索者,永远不给自己设限,务实地去做,然后不断开拓。”研究新媒体,他就身体力行亲自实践,一年做了近200期视频,收获高达2000多万的点击和阅读;研究互联网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他就参与多个智库的建设,希望通过研究成果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治理。正如他对新广州人的寄语:“你只有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去做贡献,你才能有自己的回报,你才有可能在这里安身立命。”这或许也正是我们读懂广州、进而热爱广州、奉献广州的逻辑所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