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闯创干 | 南沙区: 以“四链”融合互促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沙区新年“计划书” 塑造科技创新策源力 加快推进“1+1+3+N”科创平台体系建设,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9月顺利开学。 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快广汽丰田新能源车扩能项目二期、电装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新的千亿元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提升门户枢纽能级 加快“七横七纵”高快速路网建设;完善南沙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推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深入实施“五乐计划”,高水平建设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提质发展创享湾、创汇谷等平台。 纵深推进改革创新 推动建立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全球溯源中心实体中心落地运营。 虎年伊始,万象更新。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南沙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目标定位,全面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全力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提升“1+1+3+N”科创平台体系 记者获悉,南沙区坚持以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互促为基本路径,推动经济发展提速提质增效。 2022年,南沙区将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完善提升“1+1+3+N”科创平台体系,编制出台《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启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建设,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同时,南沙区提出要大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把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同时发力,加快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力争累计建成5G基站4500座,建设国家级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示范区。加快推进芯粤能等一批龙头项目建成投产。以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吉利航天集团总部等项目为龙头,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新能源在南沙发展。加快广汽丰田新能源车扩能项目二期、电装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新的千亿元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探索建设高品质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南沙区“网红打卡地”和夜间消费集聚区。 实施“枢纽+”策略,打造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在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南沙区被多次“点名”。报告提出,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枢纽”。今年南沙区将大力实施“枢纽+”策略,做实做强交通、航运、贸易、金融等功能,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南中高速、“三高三快”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铁15号线、22号线南延线等线路纳入广州新一轮地铁建设规划,协调做好南沙区至珠海(中山)城际、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灵新大道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善区内交通骨架路网。 向海而生,乘风破浪。南沙区还将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建成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近洋码头、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新增集装箱航线6条以上,谋划开通中欧直达班列。完善南沙区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冷链物流分拨中心、汽车贸易综合枢纽等进口平台。 此外,在强化金融枢纽功能方面,南沙区将加快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国际风险投资中心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国际金融岛。 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纵深推进改革创新 立足湾区,联动港澳。2022年南沙区将深化与港澳高水平合作,加强与横琴、前海等重大发展平台战略互动,强化与周边地区协同联动,引领示范大湾区融合发展。 建设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核心及配套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 在港澳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作用,加快庆盛枢纽、南沙枢纽、南沙湾等3个先行启动区建设,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9月顺利开学、港人子弟学校建成。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任务清单落地。 南沙区还将与横琴、前海在改革创新上互学互鉴,率先复制应用试点经验,积极开展产业人才合作、企业对接联动,携手提升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共同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南沙区还将不断强化自贸区改革创新系统集成,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将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施对标RCEP和CPTPP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工程建设项目“交地即开工”5.0版,深化“无证明自贸区”、政务服务“一件事”等改革,拓展“跨域通办”“自贸通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引进50个以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百强企业投资项目。 新建口袋公园6个、碧道21公里;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30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2500个以上;推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7月前开业……新的一年,南沙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打造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耿旭静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