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锐 | “广字号”工业机器人崛起

制造业立市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久前,国家15个机器人产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及应用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广州机器人企业调查了解到,国产机器人的研发水平已取得明显进步,但目前企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高端研发人才的需求依然迫切。专家称,机器人作为科学技术的呈现“载体”,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研发和支持。

广州数控:

多年布局打下坚实研发基础

在黄埔区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数控”)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工工业机器人的零部件,当所有零部件完成组装后,一台崭新的工业机器人便呈现在记者面前。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素有“北新松,南广数”的说法,“广州数控”在机器人领域的“江湖地位”可见一斑。“与进口四大家族相对的国产‘四小家’,广州数控也是其中之一。”广州数控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宋健介绍,广州数控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域始终是处于“第一梯队”之中。

“在2006年~2007年,我们公司内部就率先立项了机器人开发。”宋健说,由于广州数控一直以来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数控系统,与运动控制学相关,加之公司在1998年研究成功了伺服驱动,到2002年研究完成了伺服电机等,为研究工业机器人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而在2008年之后,整体人工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人们对于机器人行业的预期也越来越高。到了2010年,资本开始青睐机器人这个新兴行业,也进一步加快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宋健表示:“做了多年之后,在机器人整体的可靠性、功能、性能上面国产还是有明显进步的。”

广州数控厂房

亮点:RB500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

广州数控RB系列工业机器人是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六关节工业机器人,融合了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成果,技术不断改进提升,现已形成了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

RB系列工业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高效地搬运及装卸,其每个关节的运动均由一台伺服电机和一台高刚度、低侧隙精密减速机共同实现,每个伺服电机均带有失电制动器,同时配以先进的电器控制柜和示教盒,使其运动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安全性更优越且功能更强大。

其中,广州数控RB500机器人打破了重载工业机器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性能优越,技术自主性高,适用于大型工件搬运、点焊、搅拌摩擦焊等。RB500重载机器人负载为500公斤,根据客户的要求不同,一台或几百台均可单独或协作使用。

此外,广州数控RH06A2焊接中空机器人,同样全部零部件为广州数控自主研发,适用于汽车及零部件、摩配、电动车、家电、五金等焊接领域。

由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RB500工业机器人

研发投入占营收15%

可实现部件九成国产化

“除了减速器有一部分是外购的,其他部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宋健告诉记者,曾经媒体上提到的“个别机器人厂家可以实现九成的国产化”,广州数控就是这些“个别厂家”的代表。

他坦言,无论从精度、全面性还是销量上与国外的机器人进行对比,国产的机器人仍有一定差距。“人家做了几十年的产品,我们想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赶超还是难度很大,特别是像机器人这样技术综合难度很高的产品。但这也反映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近年来,国内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价格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国外的机器人进口产品也在不断降价,“一旦国外的机器人有了一定的替代性之后,许多国内厂商还是会选择价格较为实惠的国内机器人。” 宋健介绍,在21世纪初时买一台进口的工业机器人要接近二十万元,现在已经降到了十来万元,降幅还是非常明显的。

而在投入方面,他表示,机器人企业无论从研发人员的投入、持续性,还是加工设备、测试设备、研发队伍,整体投入都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进入的时候很容易,但是到后面就有很多企业退出,因为持续研发投入非常大。”他举例,去年广州数控的营收大概在20多亿元,而企业投入到研发的费用就占到营收的15%左右,大概有3亿元。

广州数控配套培养相应的操作人员、技术工人。

人才培养需建立统一培训标准

在广州数控的大门口,挂着一块“广州市广数职业培训学院”的牌匾,对于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仍是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宋健介绍,该学院除了提供产品之外,也会配套培养相应的操作人员、技术工人。他表示,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真正能够做到“无人工厂”“黑灯工厂”的企业还非常有限,对资金要求也很高,因此培养技术操作人才仍非常重要。

宋健表示,在机器人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很有效的标准。对于人才培养要实打实地去做硬件设备投入,培训周期也长一些。“对于机器人这种实操性的技能培养,成本很高,因为有耗材。但是要让员工真的学好东西,就要多给他机会动手。”

宋健表示,大企业往往有比较完善的培训组织。“这就需要像我们这些企业跟职业院校或者是中小企业做好联合培养工作。” 因此他建议,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

瑞松科技:

数千焊接点 机器人焊装产线60秒内完成

事实上,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传统工业留给我们的很多刻板印象已经不再,劳动力从事高强度、密集型工作的生产场景正在逐步消失,许多传统制造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目前,汽车和3C电子制造是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两大领域。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松科技”)总裁助理、市场营销中心总监张东升向记者举例,如制造一台乘用车,将冲压件焊成一台完整的白车身,需要完成数千个焊接点,机器人柔性智能化焊装产线能够在不到60秒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整个一台白车身的焊接工作。

他进一步解释:这样的工作效率是整条智能产线同步、协同工作进行,所有机器人同时在工作,共同完成焊接一台车的“重任”。

“除了汽车制造领域,工程机械、3C电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船舶等都会用到工业机器人焊接。”他介绍,像在广州塔、虎门大桥、白云机场、大亚湾核电站、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中,瑞松科技所提供的智能焊接设备和智能制造产线都有参与完成。

瑞松科技在2020年2月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张东升表示,上市对企业自身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多元了,不仅能在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还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聚集,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技术研发实力。

瑞松科技研发的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

亮点:

54秒装一车四门两盖

8车型共线生产

由广州瑞松科技向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工厂提供的国内首条柔性智能车门装调线,实现8车型随机混合共线生产,整线达到54秒完成一车四门两盖智能装配。普通人在极端负重的情况下难以高速行进,而机器人在技术助力下却可以实现。

瑞松科技把自主研发的超高速传送技术运用到车身门盖装调线中,采用往复式循环输送装置,通过开发的车身中部托举及两侧门槛托举两种形式,辅助运动控制单元协同多伺服驱动,使得装调线达到高速精准输送,创造4秒内完成18个白车身车体工程间输送纪录,整线达到54秒完成一车四门两盖智能装配。

此外,该装调线使用超过230套柔性NC定位系统,无缝对接每种车型的车身底盘和门盖的定位及抓取,实现全自动任意切换,满足了8车型随机混合共线生产,实现在最小空间下的最大生产效率。

8个车型柔性混线生产是该装调线一大挑战,门盖区域的批量式生产需要和装配线的混线生产进行一对一的准确匹配,项目中通过每个库位的近百个逻辑程序,配合车种识别及MES系统的车种信息传递,智能自动配对后将每个车门运送至装配线,真正实现智能系统。

在无人化的智能制造中,机器视觉是确保生产质量达到标准的最大武器。据了解,该装调线共包含4套视觉系统,3D激光视觉精度高达0.1毫米。视觉引导技术通过测量图像准确比对计算,将偏差值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器,自动矫正、补偿机器人动作轨迹,引导机器人到达准确的实际工作位置,从而实现对车身、车门、车门铰链安装孔的准确抓取、精确定位,从而实现对车身门框的精准测量及装配。

由广州瑞松科技研发设计的国内首条柔性智能车门装调线

高质量人才应更多关注工业领域

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发展中,许多的人才向商业经济聚集,工业领域人才则相对缺乏。张东升向记者表示,“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商而言,目前普遍存在着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弱、毛利水平低的问题,因此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对核心技术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工业无疑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核心,更是国家实力的最重要体现。振兴工业,需要人才的助力和智慧。张东升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商有着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不仅要不断地培养创新型技术研发人才,还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端进行技术应用人才的培育和输出,因此这个行业的技术型人才缺口非常大。”

他表示,整车厂智能工厂的柔性制造系统,考验的是对产线和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前期熟悉造车工艺的研发设计人员,需要懂得协同制造设备及产线场景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后期会操控机器人的技术人才等,所有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积累。

由瑞松科技提供服务的(汽车)底板总成自动化生产线

寻找企业的最优技术战略决策

对于选择自主研发还是技术引进,张东升说:“我认为企业在两者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最根本的是寻找企业的最优技术战略决策。”

他表示,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除了可以在成本上有一定的节约,还能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国际上的技术差距,实现快速提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但技术引进不能仅局限于引进,还要消化、吸收,并快速转化为自主核心技术和产品。只有真正实现自主研发、自主替代才能形成在技术竞争中的绝对优势,才有机会实现技术赶超。“这两种技术进步方式是互补的。”张东升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杨耀烨、张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