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精选!“双减”政策实施满一年:学习更高效 生活更多彩

番禺区实验小学开设了智慧课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摄(资料图片)


(资料图)

“双减”后,学生得到了更多体育锻炼。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摄(资料图片)

大洋网讯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印发。“双减”政策实施已满一年。一年来,广州市各学校积极落实“双减”,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学习和生活均发生明显变化,家长、老师、学校也在适应和改变。

在“双减”落地一周年之际,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校长、老师,回顾学校一年来的有益创新,介绍经验心得。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讲述了他们一年来的经历和建议。

学校实践

创新推进高效课堂 课后校园生活更多彩

“双减”政策实施后,广州市多所学校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实现高效课堂、减负提质。

沙面小学巧用绘本课程,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学校利用荔湾区推进“青少年大阅读提升工程”的契机,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精选数学绘本,建立班级数学“图书角”。老师们利用周一“无作业日”,在托管和每天的课后阅读时间使用绘本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

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不少学校提升课堂效率的途径,从而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实现“减负提质”。沙面小学应用“全景课堂”“作业盒子”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手段采集和分析作业数据,帮助老师进行教学诊断、改进。该校也利用智能教学平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推送不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教学创新也包括作业设计的创新。流花路小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作业进行任务分层、能力分层,设计“基础+拓展作业”或“必做+选做作业”;同时创新作业内容形式,以花式错题集、思维导图设计、阅读卡或绘本剧创作等,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此外,还融合不同学科,建立整体知识架构,如英语与美术融合,科学与劳动实践融合。

不少学校和老师表示,作业改革方面的措施对学生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循序渐进的。从这一年的变化来看,严控作业总量后,学生有了更充足的睡眠,记忆力有所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除了课内教学模式、作业设计的创新,广州市许多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也下足功夫,引入社会力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享受更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为进一步了解“双减”之后广州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具体变化以及家长、老师的看法,近日,广州日报求学指南工作室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到1646份有效答卷。

“双减”后教师有何诉求?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普遍表示希望“建立健全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长效机制”,占比83.75%。“合理控制教师工作强度,把更多精力留给教育教学”是不少老师的愿望。

“双减”后的教学向课堂要效率,面对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和评价标准等环节优化创新的需要,不少老师表示自己也需要成长。在调查过程中,39.17%的受访教师表示“希望提供更多提高教学技能、作业设计、分层练习等方面的能力培训”。

家长心声

孩子学业压力减轻 运动时间多了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家长对其满意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对“双减”后孩子得到更多体育锻炼感到满意。超七成家长对“每天保证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感到满意,占比最多;其次为明确“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以及“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分别占50.85%和50%。

相比“双减”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变化?超六成受访家长表示书面作业量明显减少;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运动时间多了,体质增强了,学业压力减轻了;近四成家长表示孩子用于发展兴趣爱好的空余时间多了。

与此同时,针对实践类、项目式作业的逐渐增多,也有家长表示,手抄报、视频打卡等作业数量太多,太“费”家长。

哪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超四成家长表示,校内教学质量仍有提升空间,校内课后服务质量还需提高;近四成家长表示希望“建立更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超过1/3的家长表示希望学校提供更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平时增加合理测评”也是不少家长的诉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林欣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