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递!珠江奔流丨“洞”悉小岛的奇妙变迁
珠江入海口,南沙区龙穴岛的铜鼓山脚仍保留着不规则的海蚀洞穴,它们见证了上万年的水击石穿。
(相关资料图)
一开始,龙穴岛只是座基岩小山,经由蕉门水道、凫洲水道、洪奇沥以及海水带来泥沙,淤积成洲,在江与海的作用下,龙穴岛渐渐有了岛的雏形。随着沙洲自然扩大,加之人为围垦,龙穴岛才演变成今天山丘与平地共存的地貌。
大江入海,终归平静。站在珠江岛链最末一个岛——龙穴岛,回望一座座江心岛成万上亿年的变迁,只觉波澜壮阔。而在岛民的记忆里,龙穴岛却是一座年轻的岛,从有人定居,到收割水草、水产养殖,再到建设南沙港、南沙自贸区,不过半个多世纪。从向海谋生到向海发展,放眼未来,龙穴岛代表了广州面向海洋的雄心。
像这样处在江海交汇处的江心岛还有不少。人们在岛上聚居,积累与大江大海、咸淡水相处的智慧。日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几座珠江入海口的江心岛,深入了解岛屿变迁背后的故事。
龙穴岛
小岛变迁
海进海退中的小岛
从古珠江三角洲小丘
到古伶仃洋中的浮丘……
龙穴岛东临伶仃洋,西接蕉门水道,北临凫洲水道,南近洪奇沥,是珠江入海口处江心岛变迁的一个缩影。日前,广州日报记者和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宫清华一同前往探访。
在探访路上,宫清华向记者介绍,江心岛是在河流侵蚀和泥沙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地貌形态。“珠江下游的江心岛大多属于冲积岛,它们的形成是多种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宫清华解释,一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形成基底地貌,二是受珠江水系带来泥沙沉积及海退海侵活动共同作用形成滩、洲、岛,三是围垦、修堤等活动加快沉积成陆的过程。
龙穴岛,也在海进海退中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幻。龙穴岛扼守珠江出海口,占据珠江岛链最末端,原本是一座残丘,后来成长为不到2平方千米的小岛,近20年连片成现龙穴岛,片区面积达49.8平方千米。据悉,龙穴岛基岩由石英岩组成,曾是第四纪早期至中晚期(约260万-15万年前)珠江三角洲准平原内的残丘。约12万年前,时值间冰期高海面时期,珠江三角洲南部地区发生第四纪以来的首次海侵,龙穴岛基岩小山成为古伶仃洋中的浮丘。约10万年前,海平面波动性下降,龙穴岛基岩小山复为连接古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小丘。约2万年前,全球气候进入末次冰期极盛期,全球海平面下降到最低点,随后回暖,海平面上升。约6000年前,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被淹,成为南海深入内陆的大海湾,龙穴岛再次成为大海中的孤丘。近6000年以来,海平面趋于稳定,珠江三角洲开始淤积成形,海岸线南移,伶仃洋喇叭状河口湾初步成形。
龙穴岛上岩石记录下曾经被海水侵蚀的痕迹。
据了解,蕉门水道、凫洲水道和洪奇沥属于“河优型”水道,河流作用较明显,泥沙容易堆积,鸡抱沙、孖沙等河心滩相继露出水面。据六旬岛民陈庆南等人介绍,1933年前后,龙穴岛还不到2平方千米。随着自然的淤积成沙和围垦成陆,岛上形成了龙穴山石英岩残丘居中、盐渍沼泽海涂平地环绕的地质构造。20世纪80年代,南沙奏响大开发旋律,有着优越港口条件的龙穴岛开始发展造船业等,抛石筑堤、围垦造地。据地方志记载,1999年,鸡抱沙围垦成陆,2005年孖沙围垦成陆,基本奠定龙穴岛如今的地形地貌。近20年来,原龙穴岛与鸡抱沙、孖沙、较杯洲逐渐连片成现龙穴岛,其组成的龙穴街道所辖陆域面积49.8平方千米。
漫长的岛屿变迁并非无迹可寻,在龙穴岛的铜鼓山脚,记者仍能看见裸露的石英岩。石英岩在海水拍打下,被“淘”出一个个海蚀洞穴,这些被岛民称为鲤鱼洞、虾洞、蟹洞的洞穴留存至今。
龙穴岛四周受海潮冲刷,形成众多的海石洞。
孤岛岁月
疍家渔民、逃难平民来此定居
年三十排队下井打淡水
番禺区大刀沙岛,为市桥水道、沙湾水道、大九律水道环绕,狭长得犹如垂在江中的大刀,因而得名。据岛上老人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住了几百人。上世纪70年代,行政村大刀沙村成立,隶属于番禺区石碁镇,由于耕地充足,对岸不少村民陆续来到岛上定居,现在全村常住人口有1300多人。他们靠种植、养猪、打渔维持生计,多年来就像大刀沙的名字,劈波斩浪,顽强生存。
以往的孤岛生活不乏艰辛。年近八旬的岛上老人郭树根回忆,过去大家靠一艘船出岛,村民卖猪往往折腾到天黑都到不了屠宰场。年过六旬的退休村干部杜荣仔之前买了一辆小汽车,但车开不进岛,只能停在对岸渡口。2008年,台风“黑格比”肆掠广东,他只能在岛上看着小汽车被淹。
大刀沙岛
香蕉甘蔗荷塘绿,鱼肥虾壮丰五谷。
隶属于石楼镇清流村的观龙岛,与大刀沙紧邻,被水道环绕,保留一派田园风光。观龙岛曾叫“甩洲沙”,“甩”字道出它的偏居一隅。年过七旬的观龙岛村民张伯荣介绍,19世纪40年代,岛上已有人居住,新中国成立初期,更多对岸的居民到岛上定居,靠种植为生。“那时在村里人人都是‘消防员’!”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村民住在茅寮,做饭时生起的火星很容易点燃茅寮,一旦发生火灾,大家都会帮忙灭火。直至上世纪70年代陆续建起砖房,岛上的火患才慢慢消除。与不少江心岛相似,交通不便一度限制了观龙岛发展。尽管对岸已普及小汽车,但岛民出入全凭一艘船、一双脚。
观龙岛
入海口的岛,像一叶孤舟,而岛民曾经最怕的是水患。“台风暴雨天,堤崩棚倒,堤坝每隔十几米就决一个口子,海水一拥而上,淹没整个岛。人要么爬到高处的棚架里,要么跟十几个人一起蹲在艇仔里,插一根长竹竿到水里固定住。”张伯荣回忆,所幸入海口的水涨得快,也退得快。张伯荣说,岛上作物也是懂水性的,“水稻、甘蔗、香蕉都是水乡作物,一年浸几回也不怕。”
一路向南,记者来到南沙区最南端的龙穴岛,据闻最早来此定居的多是疍家渔民。上世纪30年代末,东莞平民避难至此,后形成定居点。66岁的陈庆南在岛上出生,他的太爷爷就是岛上最早的居民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东莞、深圳宝安、中山、广州番禺等地的渔民,以及被分配至此的农场工人和下乡知识青年成为龙穴岛开发者。
探访小分队
“当时,岛上只有几个山头和荒地,人就在岛边滩涂种咸水草、芦苇、茅草,收割后贩卖到东莞,或是捕鱼、捕虾以换取粮食。”1952年随家人来到岛上居住的尹瑞祥回忆,他们尝试过种甘蔗,因地处咸淡水交界处,种植出来的甘蔗含糖量低,不受糖厂欢迎。此外,龙穴岛淡水资源长期短缺,岛民主要靠挖井取水、水塘储水等。“冬季缺水时,要排队打水,年三十晚上用水量大,要取梯下井打水。”尹瑞祥说,直到2010年全岛通了自来水,才告别饮井水、河涌水的历史。
从改革开放前后到南沙大开发前,龙穴岛归属珠江华侨农场管辖。尹瑞祥曾任珠江华侨农场作业区主任兼书记,“当时龙穴岛作业区只有一艘风帆船,大家回万顷沙农场,要定好一个时间集体乘船。遇到涨潮起风浪,只能滞留场部过夜。”
船、风浪、咸水……留在老一辈记忆中的孤岛生活已随社会经济发展远去。在珠江入海口生活的人们浮家泛宅、择一岛定居、捕捞采集、舟楫往还,有了更多敬畏自然的故事。记者在探访铜鼓山时发现一棵长在百步梯下的古榕,根扎岩隙沙地,广荫近亩,虽经风吹浪打却始终屹立,被称为“千根榕”。“一棵榕树,长满了半边山”,正是珠江入海口岛民坚忍不拔、顽强求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写照。
龙穴岛的千根榕。
发展机遇
昔日“孤岛”涌起广州向海雄心
经过几十年发展,江心岛上桥梁飞架,筑起堤坝,利用水网发展渔业、都市农业旅游,融入城市发展大战略。一座座江心岛摇身一变,成为富美乡村、现代化都市后花园,甚至成为广州走向海洋的重要支点。
被同一座桥改变命运的观龙岛、大刀沙,正诉说着背靠大都市谋发展的故事。2010年10月,德怡大桥、观龙岛大桥通车,结束了大刀沙、观龙岛无路可通的历史。桥,激活了这两座岛,路通了、车来了,紧跟着是新农村建设。
2018年,来自河南的程芳在大刀沙租地种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旺季时一天有100多辆车的游客前来摘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刀沙从土地无人问津,到租金涨至每亩6000元。10多年间,大刀沙焕发蓬勃朝气。
大刀沙的果园让市民可以体验亲自摘水果的乐趣。
清流村党委常务副书记陈伟文介绍,2011年,番禺区提出以“一村二岛”(草河村、大刀沙岛和观龙岛)为核心,打造“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生活体验”的绿色休闲旅游区。2017年,番禺区推进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清流村便是其一,其环境和交通得到升级改善,养殖业和采摘游产业也为村民带来增收。“节假日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一两千人次。”陈伟文说。番禺将一体化打造两座江心岛的碧道,增设休闲步道、休憩平台等。张伯荣见证了观龙岛从甩洲沙变成聚宝盆,“昔日沙田茅棚村,如今彩楼连成片。”
改革开放后,龙穴岛迎来新发展。龙穴作业区由种植水草等转向主种水生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随之提高。在渔业发展方面,1972年,龙穴岛仍以捕捞为主,有渔船曾创下一网3万斤的捕鱼纪录。2011年,为了科学利用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转向“以养殖为主,以捕捞为辅”的多样化渔业生产形式。
2000年,南沙港开发带来新机遇。南沙开发区是广州市“南拓”发展的重要节点,龙穴岛是广州港重点发展的深水港区之一、南沙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2004年,新龙大桥通车,龙穴岛有了对外陆路通道。2015年,南沙自贸区正式挂牌,龙穴岛内15平方千米土地被规划为海港区块。在龙穴岛最南端,号称全国最大“冰箱”——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区冷链项目便坐落于此。
去年,南沙还在龙穴岛岸线整治规划中提出,截至2025年,根据水文情势发展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综合治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整治促开发”的方针,加强岸线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在龙穴岛启航大道上,一名龙穴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过去听到的是海浪声,如今是隆隆机器声。”举目远眺,龙穴岛岸边,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停放在码头,昔日“孤岛”正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广州挺入“深蓝”、拥抱海洋的步伐,随龙穴岛建设愈发铿锵。
【探访小分队】
统筹领队/肖桂来、麦蔼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何钻莹、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