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热点: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猕猴桃产量增产3倍!

大洋网讯 “在大崀镇,果子产量是可以成倍增长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何让北方猕猴桃品种在南方土地上丰收结果,对广东清远阳山县大崀镇振民村来说可是个大难题。此前因为种种原因,产量一度低到让人发愁。

今年,在广州黄埔区驻镇帮扶队伍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帮助下,振民村的猕猴桃林迎来大丰收,“淮北愁云”一扫而空。

及时联系农业专家针对开良方

振民村三合水果种植家庭农场种植的猕猴桃有150多亩,是当地村民赖以为生的经济支柱,但一直以来种植及管理技术水平低,导致经常发生病虫害。村民虽然知道需要修剪,但方法不当,始终没有摸到增产的门路,产量极低。

在走访大崀镇各村农业生产情况时,了解到相关问题后,黄埔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及时联系农业专家,邀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高级农艺师梁关生、副教授谢勇等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现场予以指导,并经常电话联络,心系改良种植方法后的进展。

“大崀镇这个地方耕地面积较小,土壤保水性相对较差,冬季容易干旱,春、夏天高温多雨,容易发生病虫害。”梁关生介绍道,因此防病比治病更为重要。

“科技特派员”针对性制定了一张良方,从树体管理、病虫草综合防控、土壤施肥技术、授粉技术到疏花疏果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综合技术指导,使今年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久后,村民欣喜地发现,枝头上渐渐硕果累累,满眼都是丰收的喜悦,预估亩产能达1200斤,足有去年产量3倍高。

科技兴农巩固脱贫成果

梁关生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一共有3人,均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学院里像他们这样由政府牵头设立的下乡团队有50多个,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广东的村镇发展农业经济,用科技反哺农业,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越是深入乡村,他越觉得肩上担子很重。“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还能种田种树的,都是50、60岁以上的农户,没有产品包装的意识。即便很多时候我们给出了建议,他们也不一定完全按照给出的方式方法去做。”梁关生说,这只能通过与农户、与驻镇帮扶队的不断沟通,扎扎实实做好“倍产工程”,才能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在这一点上,黄埔区驻大崀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行走于村落里,和村民们深入交谈,思索打开当地农产品销量的方法。除搭上电子商务“快车”、通过朋友圈扩大渠道销售外,大量批发给农产品市场,是既能保证新鲜又直接有效的销售方法。

如今,振民村还有鹰嘴桃、猕猴桃、蓝莓等各种品类的农作物。在种植方面,经常有专家前来授课,去到田边地里勘查指导,人们希望找到加速当地农业发展的方法。

解决了“丰产难”的问题,下一步,驻镇帮扶队将帮助当地走向产业化发展方向,如探索开拓水果采摘、农事体验等农业观光路线等,打造属于自己的农业名片。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实习生石可 通讯员夏伶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