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珠江奔流 | 溯江寻三景:细嗅白云湖,聆听海珠湿地,观赏流溪河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悠悠珠江水串联起一座座生态公园。城在水边、绿在周边,广州市民可在公园享惬意时光、赏鸟语花香、观湖光山色。
(资料图片)
面对身边再熟悉不过的江边生态公园,我们能否运用独特视角,重新品味一番呢?“过去,大众理解的‘景观’更多是视觉上看到的景物,但往往会忽视其他感官,如听觉、嗅觉、触觉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倡导的光景、声景与香景“三景”融合理论,可以为市民欣赏身边公园风景打开全新维度。
细嗅白云湖,聆听海珠湿地,观赏流溪河……每个感官都是我们走近大自然的入口。接下来,让我们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重新认识珠江边的生态公园吧!
跟着闻香师到白云湖嗅香景:
鸡蛋花香爱“捉迷藏” 阴香树蕴含四种香气
在广州这座四季常绿、四时花开的城市里,木棉、凤凰花等时花轮流登场,市民大多习惯用眼睛观赏缤纷的“花城秀”,而用嗅觉“欣赏”想必是另一番体验。日前,记者与闻香师王朝东走进广州最大的人工湖公园——白云湖公园,用嗅觉感受一草一木,体验奇幻的闻香之旅。
走进地处珠江水网的白云湖公园,清甜草香扑面而来。“这是阴香树,我们把叶子捏折一下,闻一闻。”王朝东有一个能敏锐捕捉气味的“金鼻子”,在各种气味中,他很快就捕捉到了阴香树的气味。将阴香叶折成两半,油囊破裂,类似香樟的芳香被释放出来。“初闻是叶子清香,紧接着有薄荷糖的清凉感,再仔细闻,是甜的。”王朝东善于“解剖”气味,并将之具象形容出来,他继续剖析这股甜味,“首先闻到柑橘类的甜,接着是膏甜。”原来,阴香树属樟科,其皮、叶、根均可提制芳香油,是闻香师熟悉的植物。
常人闻来普通的香气,在闻香师的知识系统里,都可以细分层次。“大自然中令人愉悦的气味都是一种混合物,给人提供完整的嗅觉体验,人工只能解析气味后逐个模拟,再合成还原。”在王朝东看来,香气宛若交响乐,交响乐有主调、副调,香气也有主副之分。
随着游园深入,一幅白云湖公园“香景图”徐徐打开。时值九月,盛放的鸡蛋花香味醉人。“乍一闻是酒甜味,然后是微弱的叶子清香,最后是浓厚的、类似风信子香的膏甜。”“猛吸一口气,是不是又闻不到香气?”王朝东对此进行揭秘,原来这种爱“捉迷藏”的鸡蛋花香只能在细嗅时闻到,樱花、兰花也有类似特点,香味时隐时现。
视线一转,步道旁,大叶紫薇上的紫花随风摇曳。王朝东边走边介绍,“紫薇花香味的主调是类似紫丁香的香味,而后是膏甜、桔皮清香袭来。亲水平台上的硫化菊则是草药清香与柔甜花香的组合,淡淡药香,沁人心脾。”
走在白云湖边,湖面波光粼粼。在王朝东看来,除了植物,湖水也拥有气味,“干净的水带有淡淡瓜香,水汽还能让周边植物的油囊更饱满,起到提香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水边、雨后或清晨,植物香味会更浓郁。”“摘下来的花没有树上的花那么香,也是这个道理。爱花人莫折花,它会赠予你更浓的香。”王朝东感慨。
白云湖公园内种植了鸡蛋花、簕杜鹃等约190种树。在水汽扩香与微风传送的共同作用下,园内的清香、瓜香、酒香、膏甜等丰富气味,不经意间带给游园人满满的愉悦感。
在王朝东看来,白云湖公园的香气主调是“清香”,也是广州这个时节的整体香型。王朝东认为,城市在生态景观打造上除了突出视觉,若能在花景中适当点缀栀子花、九里香等芳香类植物,城市景观的感官效果将会进一步提升。
跟着声景学专家到海珠湖听声景:
风吹鸟啼虫鸣交织 白鹭斑鸠鸬鹚对唱
七彩花卉满园,千百鹭鸟齐飞。近年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愈发美丽。海珠湿地群作为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惬意的生活栖息地,提供多感官的享受体验。日前,记者跟随声景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袁晓梅来到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用耳朵倾听这颗蓬勃跳动的广州“绿心”。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全景。
“噼噼啪啪”,探访开始时还是艳阳高照,转眼豆大的雨点就落在海珠湿地上。等雨势变小,记者方进入公园内,一路上听着雨水击打树叶发出的“啪嗒”声。公园外,车流声、机械声隐约传来,仿佛提醒探访者,这是一座临靠繁忙路段的生态公园。深入园区,车流声变小,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愈发清晰:微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鸟儿欢快的鸣啼声、此起彼伏的虫鸣声……声音交织起来,奏响轻快的乐章。
走近海珠湖湖心岛,声音变得丰富起来。借助望远镜,记者看到湖心岛上的白鹭、苍鹭、鸬鹚扑扇翅膀欢舞。在袁晓梅的指引下,仔细聆听还能听到斑鸠、杜鹃等鸣禽发出的空灵叫声。近年来,在多种保护手段并用下,湖心岛上的“居民”越来越多。广州市海珠湿地科研宣传教育中心负责人范存祥介绍,他们在湖心岛上为鸟类修建了家园,“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种植榕树、构树等,给鸟儿建造栖息之地;营造浅滩,为鸟儿提供觅食场所。
△在海珠湖和海珠湿地栖息的鸟类繁多。
据介绍,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效果,截至今年8月,鸟类从72种增长到187种,鱼类从36种增长到60种。除了物种数量上的直观体现,2018年起,袁晓梅团队与湿地公园共建声景生态监测站,持续收集声景生态监测数据,并发现湖心岛的生物种类有明显增加。对此,袁晓梅认为,生物多样性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的成效。
此外,袁晓梅介绍,从声谱图中可以看到,每种声音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都有一个“生态位”,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在时空上是和谐的,这样才是健康的声景生态系统。近年来,在核心保育区内的大片垛基果林得到修复,形成活水体系,重现湿地形态,起到调节珠江水系的作用。对此,袁晓梅对垛基果林湿地的声音数据做了纵向、横向比较,她发现修复过后的垛基果林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多,黑水鸡、白鹭等鸟类回归湿地。随着不同生物“音符”的加入,垛基果林湿地正在奏响一曲和谐自然的交响乐。
走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中,记者发现,公园隔绝了大部分工业噪声,而且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有绿水青山,就有好的声景生态系统。”袁晓梅认为,从日益丰富的声景生态系统中可以发现,湿地公园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这也是国际大都市建造城央生态公园的优秀范本。
跟着拍客到流溪河赏光景:
水面波光粼粼 点点渔火闪烁
盛夏碧水悠悠、深秋红叶簇簇、冬日“香雪”皑皑……位于从化区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年四季的赏景胜地,流溪河由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宛如玉带蜿蜒环绕在广州北部,最后注入珠江,滋养万千生灵。
为了一探流溪美景,记者随着清晨第一缕光线来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周边。从毗邻公园的五指山观景台眺望,流溪河风光一览无余:22个小岛仿佛明珠落入万顷碧波上。晨光穿透云层,岛群置身于云海中,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添上几分“仙气”。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 摄
看山看水,离不开光。吴硕贤最早提出“光景”概念,指的是由光作为主要元素构成的景观,能为景观设计与欣赏增加新维度,对景观设计提出新要求,如自然界中的月光、日光、星光、彩虹与霞光等都能成为光景的“主角”。
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里,沿着流溪河行走,随时都能捕捉到各种光景。对此,吴硕贤解释,“在宽阔水面上可以欣赏波光,在沿岸可以欣赏渔火。”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工程师施悦谋带领下,记者登上游船,以另一个角度欣赏流溪河的岛群风光。游船行驶至开阔的河面上,远处的绿岛一下子扑向眼前,白鹭从游船旁飞过,为公园增添一抹亮眼的“雪白”。待秋日来临,园内的山漆、乌桕、枫香树等树木又会被“染红”,转变为“库澄满面碧,树醉一身红”的自然风光。
“保护好珠江的生态环境,促使生物多样性变得更丰富,也提升珠江沿岸的欣赏价值。”吴硕贤表示。近年来,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里松涛林海、水清鱼美的优质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白鹭光临。施悦谋从2018年开始用镜头记录流溪河美景,2020年9月底他拍下了一幕美景:游船驶过岛屿,岛上翠林腾起零星白点,原来是一只只白鹭展翅高飞。人们方才发现,岛屿内栖息了数百只白鹭,白鹭在空中盘旋几圈后落在滩涂上觅食。“每年春秋两季,白鹭都会来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2021年可以说是近十年来,白鹭数量最多的一年。”施悦谋分享了他的观鸟秘诀,观赏鹭鸟最好的位置是流溪河上的浮桥与桥上的观日亭,中日友好林也是绝佳的观鸟地点。
不仅如此,流溪光景还有独特的“雪光”。进入冬季后,公园3000亩梅花竞相绽放,犹如皑皑白雪,“雪光”倚着流溪河碧波,形成著名的“流溪香雪”,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为了保护公园的天然林,我们目前只开发了2个小岛。”在走访中,施悦谋介绍,公园对另外20座岛屿封山育林,禁止市民游客登岛,对长势较差的低效林进行除草增肥……多措并举,才成就了眼前这幅绝美画卷。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
注重三景营造 留下记忆乡愁
光景、声景和香景是人居环境的三种重要景观,分别是诉诸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风景。在生态公园里,三景无处不在,“优美的景观,一般三景俱全。三景能引发乡愁,我们要重视通过三景景观营造,为城市留下记忆和乡愁。”吴硕贤说。
吴硕贤认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要重视三景营造,在调研中了解当地人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民俗活动、文化记忆,捕捉能引发游客共鸣的景观元素,比如广州的烧番塔、舞火龙等民俗活动,要去发现和弘扬这些文化景观元素,这些景观能让人们重回孩童时代,唤醒旧时记忆,引发情感共鸣。
“以往的城市照明工程比较重视亮度和照度等物理光学指标,有一个弊病就是把晚上的景观搞得太亮,干扰了生物的周期节律,也造成了光污染,不利于节能低碳。”吴硕贤说,光景学强调从艺术与群众欣赏角度出发来营造景观。光景营造要做到“浓妆淡抹总相宜”,有时候亮一点,有时候多一点朦胧美,“用灯光来塑造景观的时候,要更多地站在人对景观感受的角度,精心设计,同时注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避免千城一面。”
如何围绕珠江水系来为城市营造三景景观呢?吴硕贤认为,珠江水本身是丰富的自然景观,好生态会引来鸟儿栖息、昆虫安家,“珠江水及水岸公园就有了鸟虫欢鸣、流水潺潺等自然声景。同时,注重不同时节,选择种植合适的花木,让春夏秋冬都有花香花景。”
此外,吴硕贤认为:“珠江夜游、珠江灯光秀可以结合一些疍家渔火、渔灯等传统文化,塑造具有广州独特魅力的三景景观。”
吴硕贤举例,“二十四桥明月夜”“江枫渔火对愁眠”等传统古诗句中传达出来的光景,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并千古流传,成为地方名片。为此,在“光景”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营造能引发市民游客共鸣的光景,并邀请文人雅士进行品评,主动宣传,提升景观知名度。
探访小分队
文/张晓宜,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吴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黄宏斌(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