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绿色”成广州教育主调!超八成学校通过“绿色学校”认定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是广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随着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州地区各学校厚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已蔚然成风,超八成学校通过“绿色学校”认定。


(相关资料图)

广州超额完成绿色学校认定

小鸟欢叫、绿树成荫……一走进广州市执信中学,便会被扑面而来的绿色气息吸引住。据介绍,在学校里安家的鸟类多达20种,其中不乏有珍稀鸟类,并时常有松鼠出没。突然,几只可爱的小猫咪从花丛中钻出,欢乐地追逐。“奥利奥”“执到宝”……学生给小猫咪们送上可爱的名字。这一群深受师生喜欢的小猫咪,已深深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它们还当起了学校的“捕鼠官”。

执信中学始终坚持以绿色理念打造极具生活气息的校园,坚持“追寻完整的教育生活”信念。其“绿色学校”的打造是广州地区创建“绿色学校”的典型代表。

是否有对校园环境友好的野生动物(两种以上)在校园安家或出没并得到保护?这是广州地区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现场抽评观测的要点内容之一。

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2020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到2022年,6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达到70%。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的全面部署,广州市教育局迅速行动起来,于2020年底迅速启动广州地区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截至目前,广州地区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活动累计完成四批,第五批也即将启动。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是落实教育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深化培育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组织网络评审基础上,我们组织专家组到现场抽评,现场评审内容为五‘进’,包括:资料进档案、知识进课堂、意识进头脑、行为进日常、生态进校园。”

广州强调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要将绿色校园建设规划和教育教学、生态文明建设、日常行为、校园环境氛围有机结合。同时,五“进”评审标准在设计上,既体现了绿色学校的内涵,又充分考虑可行性,每一项指标均体现了可量化、可检查。

目前,广州地区累计获市级创建认定学校达1431所,通过市级创建认定比例高达85.9%。每一个“绿色学校”均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绿色经验”。

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其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依托学校微信号、微博、宣传栏等载体,利用“国际湿地日”等节点向师生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图书馆拥有的生态文明类书籍1600多本,生态文明类期刊37种。

把绿色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广州各个学校非常重视绿色生活、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体系设置,它们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巧妙地将绿色生活、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观鸟……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课程体系时,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进绿色文化,包括专业课的教育教学和校外实践。尤为注重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开发设计学校的课程体系。”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宇晖介绍。如把节约低碳、废物利用观念融入到学前教育的课程中,用瓜子壳设计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实践完成志愿服务学时。

该校的音乐老师授课时,有意识地选择与大自然相关的题材,“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润物细无声地培养起对大自然、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校本课程,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就是其中的特色课程之一。特色课程中的环境地图实践活动、野外地理实践活动融合了学科教学和环境教育,强调学科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培养,获得107个环境地图竞赛奖项、15个科技创新大赛奖项。与此同时,学校注重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低碳环保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学生罗子聪的作品“卫生间节水装置”“马桶防漏水报警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接轨国际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支持学生“走出去”学习,同时也欢迎他国学生“走进来”交流,是广州市执信中学绿色教育的另一大特色。2019年,该校学生和瑞典林雪平市波奇利尔斯学校学生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双方从交通、食物、垃圾处理方式、对二手商品的态度等角度,进行了调查、走访和分析,呼吁保护地球从点滴做起。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意识,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建设了“兼善园”小农田科学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中了解植物的生长知识。

在“绿色学校”创建引领下,如今的广州市各大中小学校园,绿色生活已经深入人心。师生们或参加环境保护等绿色实践活动,争做生态文明倡导者;或开展绿色创新研究,争做健康生活践行者;或主动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争做生态美丽校园、绿色生活行动的创建者。

文/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