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19.6万余块太阳能光伏板拼成的“骏马电站”

从空中俯瞰,由19.6万余块太阳能光伏板拼成的巨幅骏马图跃然于金色黄沙之上,蔚为壮观。这就是国内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项目“骏马电站”。

2017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把荒漠化防治作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开始在库布其沙漠谋划建设占地10万亩、规模为2000兆瓦的光伏治沙项目。

作为全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之一,2018年6月30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动工,并于当年12月17日实现一次全容量并网发电。其中,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投资建设了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号和4号项目,开创了133天建成300兆瓦沙漠光伏电站的先河。这其中就包括“骏马电站”。

“我们采用‘林光互补’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推动沙漠生态治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国俭向记者介绍。

“你给我一片沙漠,我还你一片绿色。”这是承诺,亦是责任。李国俭介绍,自投运以来,该项目累计输出绿电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万吨,累计治沙1.6万亩。

黄沙变绿洲,蓝海驰骏马。从昔日的黄沙漫漫到如今的草之幂幂,达拉特旗依托库布其沙漠经济先导区,打造出“光伏治沙”的达拉特旗样板。

而这,只是内蒙古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冰山一角。

内蒙古“风”“光”无限,潜力无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年来,全区各盟市深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能源产业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首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鄂尔多斯市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全力打造“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集群,加快改变产业发展“四多四少”状况,建设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的脚步铿锵激越。

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生产基地,乌海市每年工业副产氢约80亿立方米,发展氢能产业条件优越。年来,乌海市大力发展制氢、储氢、用氢等氢能源产业,国内首座民用液氢工厂投运,国内首条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生产线建成,首批海易通新能源装载机下线,氢能源公交车交付使用……目前,已初步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氢能发展模式,氢能产业为乌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全国少有的Ⅰ类优质风光资源区,锡林郭勒盟依托风光资源富集优势,积极推进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工业绿色微电网、低碳零碳园区、园区绿电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等项目建设,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新能源并网装机1165万千瓦,在全区率先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下,在能耗双控的约束下,全区各地掀起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滚滚热潮,新能源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7月下旬,锡林郭勒盟再签总投资百亿以上新能源微电网配套产业项目,标志着锡林郭勒盟新能源产业集群再添新动能。

8月上旬,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线首块210光伏组件,标志着内蒙古光伏组件制造实现“零”的突破。

8月下旬,自治区首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内蒙古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9月上旬,总投资600亿元、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落户通辽,标志着通辽市建设风光氢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迈出新步伐。

……

从建设工地到产业园区,从规划蓝图到现实画卷,奋进的号音嘹亮,奔跑的脚步铿锵,北疆大地处处涌动着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澎湃热潮。

草原风光好,绿电送全国。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将继续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内蒙古”,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记者 康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