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约200亿元!深圳新能源产业集群再添新龙头
9月14日,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将建设新能源配套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助力深圳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1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约642亿元,在核能、智能电网、太阳能、储能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今年,深圳核能、智能电网、太阳能、储能、天然气及其水合物、风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领域再次迎来政策助力。6月,深圳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市新能源产业集群要形成规模领先、创新驱动、融合开放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一批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骨干领军企业和创新平台,建成引领全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龙头带动 新能源产业全面“开花”
上半年,深圳38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家上市公司营收破千亿,除了平安、招行、万科和工业富联外,今年新入局2家公司,分别是比亚迪和顺丰控股。比亚迪作为深圳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今年4月,比亚迪对外宣布暂停生产燃油车,6月中旬,比亚迪成为国内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汽车品牌。
深圳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扩容,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还有百亿市值的动力电池企业,上半年10家电池企业共同创造了907亿元的营业收入。在锂电池业务上,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正在强势增长,上半年其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3.95GWh,同比增长631.92%,同时在国内装车量、三元动力电池装车量以及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均位列前十;在新能源材料方面,格林美凭借回收新能源电池材料的先进技术打开市场,其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位居全球市场前二。
氢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晓辉表示,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从上游的氢气制储运加注,到中游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以及下游陆海空动力和智慧能源等新型应用,都有优质企业在深耕细作,形成了氢能创新科技和产业高地,并形成了以深圳为研发、技术突破高地,辐射广东省乃至全国市场的发展格局。
据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深圳已有超过120家包括深圳能源、氢蓝时代等龙头企业在内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同时还聚集了一批科研院校、行业组织及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以行业领军企业牵头,协同创新平台共同聚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布局未来 探寻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深圳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创新载体数量增长一倍,累计建成超过100家。更重要的是,深圳在新能源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成效突出,承担核电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超过1000项,位居国内领先水平,且深度参与编制世界首个虚拟电厂标准体系。
就在8月,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成立,意味着深圳虚拟电厂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据悉,深圳虚拟电厂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地铁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
深圳这座“看不见的电厂”,没有厂房也没有机组,不烧煤不烧气,是一种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把散落在用户端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电力负荷整合起来,聚沙成塔,变成具有一定规模、可调节的负荷资源。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众所周知,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资产行业,深圳如何盘活资产、保障能源供应、拓展融资渠道?在《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中,提出鼓励新能源基础设施采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或者专项债等方式进行融资。
6月2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准予深圳能源REIT注册。深圳能源REIT成为全国首单获批的能源行业公募REITs产品,据悉,该项目初始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为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一期)项目(简称“东部电厂”),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秤头角,采用清洁的液化天然气(LNG)为燃料,建成后对促进深圳经济发展、加强电网运行可靠性、平衡电源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础设施REITs将能源基础设施证券化,使之成为标准化、可交易的基金产品,能够更广泛地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国信证券公募REITs业务线负责人余世暐表示,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投资门槛高,对社会公众直接参与投资存在障碍,而能源基础设施REITs将投资门槛大大降低,公众投资者可以参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广泛聚集社会资金参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记者 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