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如意甘肃”文化旅游新高地 甘肃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综述

2014年,为实现以大景区建设为载体,强化旅游与文化等产业融合,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立足全省厚重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规划建设20个大景区为重点,积极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以“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经过8年的强力推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品牌效应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景区相继完成改革建设任务,为打造“如意甘肃”文化旅游新高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甘肃历史悠久,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特殊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特有的民族民俗,构筑了甘肃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旅游资源富集度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以来,以大景区为代表的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陇原大地全面展开,如火如荼,成效斐然,甘肃旅游业发展迎来了突破创新、转型升级的嬗变之旅。

理顺管理体制 撬动大景区转型升级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旅游业赖以存在的载体,是旅游消费的关键环节,更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针对全省景区旅游资源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2014年,在考察学借鉴外省大景区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大景区、实施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写入了省委、省政府《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了《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独具、优势鲜明、基础较好的景区,统筹规划建设,分步建成20个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的大景区,在各市(州)布局建成30个精品景区,在县(市、区)布局建成50个特色景区,形成“235”旅游景区体系。省委、省政府将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列入了全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台账》和《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实方案》。2016年,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下发了《关于18个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省编委分别印发了《关于成立18个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大景区管委会的工作职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强势推动下,拉开了全省大景区改革建设的序幕,掀起了全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新高潮。截至2020年底,18个大景区均按照省编办《关于成立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要求,批复设立了正县级事业单位的大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大景区旅游开发公司,形成了“大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全面完成大景区改革建设任务。随着大景区改革建设的深入推进,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各级政府保护利用旅游资源的积极和创新,为大景区搭建融资台、开展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开发模式 提升景区市场活力

大景区的开发建设主要体现在规模扩大、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联动、界限突破、品牌升级、效益提升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为确保大景区改革建设有效实施,在充分吸收借鉴其他省份景区成功模式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甘肃省大景区旅游资源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科学论证,统筹谋划,创新提出了“文化为魂,产业为体”文旅融合、“双核吸引,内强外合”强强联合、“景区为核,内修外拓”拓展提升、“核心保护,圈层开发”保护开发、“游憩为脉,度假休闲”景区升级、“跨界整合,协调共赢”体制创新和“养生为魂,度假为体”度假旅游7种大景区改革开发模式。通过对市场需求科学研究、资源价值深度挖掘、管理运营深化改革、产品设施优化升级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构建起了吸引力更强、产业更高、品牌影响力更大的大景区发展格局。依托敦煌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等景区,强强联合,整合发展,合力提升,组团建成了享誉国内外的敦煌大景区。充分发挥崆峒山、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冶力关、兴隆山、官鹅沟、渭河源、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等景区的品牌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动景区内部提升和外部扩张有机结合,创新打造了差异化、多元化、品牌化的大景区发展模式。围绕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关联度高的大云寺·王母宫、马踏飞燕、红色南梁、百里黄河风情线、拉卜楞寺等大景区,通过核心文化引领、多元产业整合,全方位、多角度打造了文化特色鲜明、旅游氛围浓郁的文化旅游大景区。对跨行政区域、资源相的紫金花城—神秘骊靬、黄河石林等大景区通过组建大景区管委会,理顺区域管理机制,形成了“资源一体化、规划一张图、管理一盘棋”的大景区管理运营模式。

聚焦核心要素 打造景区产品体系

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持续加大景区核心旅游产品开发,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内容,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大景区建设项目的参与、体验、娱乐、互动内容。拓展核心游览区空间范围,开发建设观光与休闲、度假、探险、康养、科普、研学等相结合的高品质复合型系列产品。敦煌大景区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又见敦煌》实景演艺、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大景区滑雪场、张掖丹霞大景区七彩镇、红色南梁大景区纪念馆、黄河三峡和麦积山、官鹅沟大景区游客中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吸引力强的标志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按照国家5A级景区创建标准,着力提升大景区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在对原有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天水麦积山、凉崆峒山、嘉峪关文物等4个5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大景区改革建设的深入推进,张掖七彩丹霞、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陇南官鹅沟相继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7个。武威铜奔马、甘南冶力关、临夏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庆阳南梁红色等大景区全面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创建工作,已上报文化和旅游部待评。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依托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按照城镇旅游化、景城一体化、全域景区化要求,不断提升大景区周边城镇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咨询中心、标志标牌、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城镇景观、旅游商品街、特色小吃街、民俗表演场所、夜间消费聚集区、旅游休闲街区、品牌连锁酒店等旅游功能街区和旅游消费场所。同时,为了改善大景区旅游交通环境,按照“5A级景区高速公路连通,4A级景区一级公路连通”的要求,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推进城市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至景区的连接道路建设,实施景区对外道路提等升级,统筹规划实施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旅游厕所,以及服务区、停车场、观景台和旅游交通引导标志标牌等交通安全与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全省5A级旅游景区高速公路连通,4A级景区一级公路连通的建设目标,有效解决了大景区可通达、可进入的问题。

突出科技赋能 强化宣传展示营销

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加快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大景区建设中的深度实践与应用,全力推进大景区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全力打造“一部手机游甘肃”综合服务台,实现了大景区智能导游导览、线路查询、语音讲解、VR体验、分时预约、门票预订、数字阅读,以及酒店预订、导游预约、网络约车、特产预定、旅游投诉等功能。开发上线大景区实景三维游览功能,历经10个月技术攻关,克服了数据量大、传输加载受限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大景区影像任意角度放大缩小和自由视角的漫游式浏览。建成全省旅游大数据台,协调接入公安、民航、公路、铁路、电信、移动、联通、OTA台以及气象、环保等数据,实现了大景区重点涉旅数据实时共享。围绕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形象,联合多家网络台,以更加灵活、更显特色、更有实效的方式对全省大景区旅游产品开展网络宣传,着力打造网上旅游推广枢纽,形成了高效、精准、快捷的网络传播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的新要求,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景区(场馆)分时预约台,率先实现了大景区“线上实名购票、分时预约游览、错峰限量入园”,最大限度预防和降低疫情通过旅游景区传播风险。

建立长效机制 统筹推进保护利用

始终贯彻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景区改革建设全过程。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建设标准、等级申报等方面把生态保护作为大景区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措施。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中,都对大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在大景区旅游规划编制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大景区,明确提出严禁在核心区、缓冲区进行旅游开发,避免过度开发、短期行为及低水建设,最大限度保护大景区生态环境。主动邀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大景区规划论证评审,自觉接受指导监督。同时,主动对接、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做好大景区生态红线评估调整、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三线一单”编制划定等工作,推进大景区生态环保精细化管理,强化旅游空间环境管控,着力推动全省大景区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将持续推动大景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大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管理运营活力,优化大景区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力争创建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国户外体验大本营和西部自驾旅游黄金线,不断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点上有精彩、线上有风景、片上有产品、面上有产业的文化旅游强省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