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第一方阵风采 | 扶孤助困19载,红棉惠民暖羊城

她是失独长者、孤寡老人的周末儿女,是自闭儿童的特教老师,是双失孤儿的知心姐姐,是单亲妈妈的暖心妹妹……19年志愿服务生涯,她首创“特群之家”,帮助特殊群体实现抱团取暖,重燃人生希望,成为守护社区特群的暖心“家人”。

她就是曾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的广州市国资委政策法规处(董事会工作处)党支部书记、处长、一级调研员陈晓霞。由一个承诺萌发创建志愿项目的想法,19年来,她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党员志愿者,到多支志愿队伍创立者的角色“升级”,推动“红棉”力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资料图)

谈及初心,陈晓霞的想法很朴素:让失独不再孤独、自闭不再封闭、孤儿不再孤单、单亲妈妈不再无助,用爱改变人生。

服务惠及百余社区近15万人次

陈晓霞是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红棉暖心服务队、广州市新时代红棉惠民志愿服务队、广州市新时代社区关爱志愿服务队等5支志愿队创始人及队长,也是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发起人之一。她和所在志愿队的服务范围涵盖关爱特群、扶贫济困、敬老助残、青少年服务、应急救助、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公共文明等20多个领域。

19年党龄,志愿时超10740小时,自费22万元、筹资86.7万元创建项目,创建180人“机关党员+”队伍,组织帮扶2095次,带动1.4万人次参与,服务广州市百余社区,惠及近15万人次,帮助特殊群体实现灵活就业……一系列数据,是陈晓霞扎根社区为民办实事的成果。

2014年,一位失独老人的故事,成为陈晓霞志愿生涯的关键转折点——让她从志愿参与者,转变为项目和队伍创始人。当年,在一场陈晓霞自费举办的社区长者“心声茶话会”上,她偶遇了长者英姨,获悉两夫妻患癌并复发转移、入院治疗倍感无助,并且有了轻生念头。

英姨痛苦、绝望的眼神,令陈晓霞备受触动。那一刻,她下决心要帮她。于是,陈晓霞便经常和志愿者一起上门陪伴,还联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设长者手工课堂,让英姨主讲丝网玫瑰花、剪纸木棉花等手工课;举办文艺汇演,让英姨参演时装秀、太极秀、诗朗诵等节目。在志愿者们的陪伴鼓励下,英姨慢慢走出阴霾,“现在的英姨变得越来越自信,笑容多了,交友多了,还主动介绍其他家庭纳入帮扶项目。”

这次帮扶经历,也让陈晓霞萌生了创立志愿服务项目的念头。2014年3月,陈晓霞自发创立关爱特群项目,并组建了红棉暖心队。

带动机关党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陈晓霞的志愿服务经历中,离不开机关党员这一本色。党建赋能社区治理,发挥“机关+社区+志愿队+N”的精准服务能力,更能快速有效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

如何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除了创建红棉暖心队外,陈晓霞还联动多方开展慈善义卖、为乐安居公房改造和医养联动筹款、进社区送平安送文化送关爱等惠民服务,并陆续创立了红棉惠民、梅姨创意手工坊、星妈才艺秀、逆行守护特群等20多个项目。

“我们团队中有不少志愿者在机关单位是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建立多点联学共建模式,可以发挥资源互补优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陈晓霞认为,机关党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其他人参与公益,向上向善。

扶孤助困十九载,陈晓霞初心不改且收获颇丰。通过志愿服务,个人和团队都得以成长,服务对象实现赋能增值。“我将持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改变人生,为广州‘志愿之城’建设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图/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