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精选!记者实地探访“大国粮仓”,揭秘高科技储粮技术
大洋网讯 金秋十月,正是秋粮收获时节。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实地探访粮食如何入仓、存储。
粮食归仓:精挑细选入库前经过层层“考验”
【资料图】
“大国粮仓”长啥样?近日,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一排排高大的平房仓映入眼帘,仓内存储有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其中稻谷储量占了七成左右。这里储备的是原粮,主要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
一踏入2号仓库,稻谷散发的清香味扑鼻而来,仓内粮高6米,约两层楼高。“这是今年新购的稻谷,8月份刚入库,是来自江西的早籼稻。稻谷主要分为早籼稻、晚籼稻、籼糯稻、粳糯稻、粳稻5个品种。我们储备的是籼稻,可加工为适合南方人日常食用的大米。”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保管科副科长林春华介绍。
粮库储备的稻谷大多数来自江西、湖南、湖北这三个产粮大省,也有少部分来自广东湛江雷州半岛。而粳稻是东北地区居民喜欢食用的,广州直属库没有采购,籼糯稻、粳糯稻日常食用比较少,一般也不进入储备库存。
夏收、秋收时节,正是新粮采购入库的高峰期。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一粒粒稻谷的归仓需要经过很多程序。记者了解到,送粮的车辆到粮库门口后,要先做登记再安排抽样,然后进行检验。“抽样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逐车抽样后要对质量指标、品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等进行检验,全部指标都合格后方可进行粮食入仓。为防止车辆中掺杂不合格的粮食,在卸车过程中,现场仓储保管人员还时时查看粮食质量,同时采用水分快速检测仪进行过程检测,确保入仓粮食质量良好。
高科技储粮:粮食“吸氮气”防虫又防霉
“大国粮仓”早已实现了仓储物联网全覆盖,仓储人员在后台就能看见粮食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依托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记者在后台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仓库储存的稻谷颗粒、玉米颗粒。
原来,粮堆以6米为网格,架设了4层超过300个测温点,内外还有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数据传回公司。如果粮食指标发生了细微变化,后台可以第一时间监控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通风降温等。
广州地区天气高温高湿,很不利于粮食的储藏,但科技储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粮食喜欢低温低湿低氧,所以广州直属库运用充氮气调与综合控温结合的储粮技术,形成了“冬通风,春充氮,夏控温,秋防治”的科技储粮模式。具体来讲,冬季利用冷空气南下时机,通过机械通风换气将冷空气送入粮堆,可以将粮食平均温度降低到15°C以下;到春季气温回升前,密闭粮堆并充入高浓度氮气,将氮气浓度维持在95%以上,来隔热保温和保鲜;夏季高温季节,开启空调来控制仓内空间温度,做好门窗等隔热保温,从而减缓粮食温度上升;到了秋天就进行虫害防治,若有虫则杀虫,无虫则做好防护防治感染虫害。
粮仓创造了“低温、低氧、低湿”的绿色储粮环境,实现了“安全、优质、无害、减损”的绿色储粮目标。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平均粮温保持在23°C以下。“稻谷一般是3年轮换一次,小麦则是5年,待出库的时候,小麦品质基本没变化,稻谷各项指标与新稻谷相差不大。”林春华解释,例如稻谷的品质指标脂肪酸值每年上升不到3mgKOH/100g,储存2、3年的稻谷的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色泽等品质指标,还是在宜存范围内。
出库后的粮食一般会销售给大米加工厂,主要用作加工大米和河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加工厂还会用旧稻谷呢?林春华介绍,加工厂在生产大米时按照配方会同时用到新旧稻谷,因为当年新收获的大米口感比较粘,所以需要采用新旧搭配来中和,才能配比出口感好、粘度适中的大米。部分大米还被用于制作河粉,据加工厂反馈存放两到三年的稻谷来作河粉较适宜。
链接:选购大米要“一看二闻三摸”
林春华建议,大家选购大米,别只看价格和牌子,也不要被商家的包装和广告语误导。一定要看清楚大米包装上的执行标准信息,大米一般都是按国标GB/T1354-2018来加工,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外还有一些要求增加了的国标,例如GB/T19266五常大米、GB/T18824盘锦大米、GB/T20040方正大米等。
看大米好不好,可以通过“一看二闻三摸”的方式简单判断。一看,看大米的色泽,色泽应该是正常的,不能发暗,黄粒米、碎米、霉变粒应该没有或很少,大多数米粒上无裂纹、无虫蛀蚀的痕迹;二闻,闻大米的气味,一般要哈一口气或用手摩擦发热才能明显闻得到,应该有淡淡的独特米香味,不能有异味或霉味;三摸,摸大米的手感应该是凉爽光滑,不能有涩感、较多糠粉等粘在手上。
大米喜欢低温低氧环境,在家庭保管大米方面,林春华建议将大米拆包装后要用密封袋封好,放在阴凉的地方,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大米一般不要存放超过半年,否则容易生虫。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 通讯员:刘芯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