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第9年“加长版”三伏,今年开局就是高温“连击”
今天正式入伏,开启为期40天的“加长版”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伏天一开始,广州就要遭受一连串高温“暴击”,今天起连续6天继续出现高温晴热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5℃~37℃。由于下周可能出现的台风还存在不确定性,到时到底是来一场降温雨,还是变本加厉的“空调外机”,仍有变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8月20日出伏
如何计算入伏时间?据中国天气网介绍,伏天的日期是我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夏至日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
末伏,则是立秋日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日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根据庚日来得早晚不同,留给中伏的时间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个三伏的时长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从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今年的三伏也就是“加长版”的40天。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9年三伏长达40天。
广州近期为何炎热?
虽说三伏天今天开始,实际上高温天气早就坐不住了。6月以来,我国北方华北、黄淮等地经历多轮高温天气,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极值,江南、华南等地则多以闷热高温天气为主。广州市气象台在7月6日8时04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到目前已持续超过5天。前天和昨天,广州都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广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傅佩玲告诉本报记者,在热带太平洋形成厄尔尼诺条件的气候背景下,近期西风带系统影响区域整体偏北,副热带高压强盛,其环流覆盖范围较广且脊线位置维持在22.5°N附近,也挤压了台风的活动空间,热带系统活动活跃位置也较为偏南,因而广州维持多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傅佩玲介绍说,近期随着北方低涡系统的活跃,副热带高压间中出现断裂,局部有雷雨出没,雷雨范围较小,对高温的影响不大,因此近期还需注意防暑防晒及时补水,并关注持续高温对交通、供水供电等城市运行的影响。
台风降温?还有变数
三伏还未到来就已经这么热,入伏会不会更热?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今年初伏期间,华北平原等地高温将先消减再发展,而南方部分地区将维持大范围高温闷热的天气格局,桑拿天超长待机。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区热力值拉满,在部分时段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江南、华南等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初伏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以闷热天气为主。”王伟跃表示,头伏期间,江南、江淮、华南等地多35℃以上高温天气,高温日数一般有7天~9天,上述大部地区都较易出现中暑天气,其中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以及华南中部和东部等地易发生中暑。气象部门提醒,初伏期间暑热扑面而来,公众应尽量避免在10时至16时这一气温较高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如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谨防中暑和热射病。
根据广州市气象台最新预报,今年初伏期间,广州可能是先热后雨。其中,7月11日-16日,受副高脊区控制,广州以高温炎热天气为主,最高气温35℃~37℃。7月17日-20日,受到热带系统外围环流影响,广州雷雨趋于明显。气象部门表示,卫星云图显示,菲律宾东部有热带云团活动,目前不少机构预报热带云团本周后期进入南海并继续发展,也有预报认为其路径拐弯北上,变数比较大。可以确定的是,7月11日-15日广东高温天气持续,局地最高气温仍有37℃左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