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城市发展
冬日的暖阳铺洒在流溪河从都湿地公园里,碧水环抱,纵横交汇的湖泊水道与错落有致的小桥亭台相映成趣。“开门见绿,推窗是景”的背后,是广州从化区为建设海绵城市所做的不懈努力。
从都湿地公园
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
根据《从化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0-2030)》(下称《规划方案》),从化区将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以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建设塑造从化城市新形象,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建设河畅岸绿、人水和谐的海绵从化。
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从化区已建成流溪河从都湿地公园、温泉风景区环湖绿道、街口街龙潭河团星村段治理工程等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不断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为沿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同时,通过岸坡整治、生态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下一步流溪河全流域的滩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温泉风景区环湖绿道
从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绿色是从化的底色。辖区内农林用地占比大,森林覆盖率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流溪河从这里发源并越境而过,串联起沿途的绵绵青山和大大小小的湖泊,综合径流系数低、年径流控制率高,控制雨水径流能力强,这些优越的生态本底为从化建设全域海绵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从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0)》,从化区以河道流域范围为基础,结合防洪排涝规划中排水区的划分以及规划用地中排水管网的走向,并充分考虑到控规编制单元的界限,将全区划分为 77 个管控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81%。 建设过程中,将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方面入手,在市域尺度上构建“山、水、林、田、湿地”一体化的城市海绵体。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从化区以分区为单元,推进系统化方案4个,包含从化中心城区、流溪温泉片区、高技术产业园片区、明珠工业园片区等4个片区。其中,高技术产业园片区系统化方案已完成编制工作并经区政府批准。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现场巡检
坚持规划引领 落实安全管控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从化区海绵办先后于2021年1月和4月印发《从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0)》和《从化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0-2030)》,并陆续发布《建设项目限期整改督办函》《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自检工作的函》等文件,组织海绵城市、洪涝安全评估等线上、线下培训多次。
海绵城市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道路、园林和水系等建设相互关联,从化区在统筹城市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其他市政建设融合,做到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目前施工在建的管控项目总数62个,其中包括建筑与小区类32个,如河东安置区、从化珠江国际城、从化区中医医院迁建工程、苏宁华南电商总部项目等;道路与广场类6个,包括低丘缓坡明珠片区一期道路项目、明珠摩托车大道二期项目、太平大道(S118)、高湖路等;水务工程类22个,如良口镇鸭洞河治理(二期)工程、明珠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首期第二阶段工程等;公园绿地类2个,从化区风云岭(口岸路点)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和流溪河夏湾拿右岸段生态修复工程。
打造海绵城市,是有效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品质,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有力举措。接下来,从化区将坚持规划引领,严格把控在建项目质量,加强洪涝安全评估管控,为从化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城市基础,力争真正实现水、人、城和谐共存。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