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点!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商标累计审查量突破千万大关

大洋网讯 近日,记者从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以下称广州中心)处获悉,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州中心累计商标实质审查量已超过1043万件,成为全国首个商标审查量突破千万大关的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据介绍,广州中心作为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先行试点、全国首个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自2016年12月1日开设以来,寻径探路走在前,深耕质效改革“试验田”,在推动审查提质增效、创新质控机制模式、打击恶意注册行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方面用功发力,取得了不俗业绩。

勇当改革“急先锋”


(资料图)

广州中心在促进全国商标审查产能提升上承担了最重任务,肩负着全国1/4的商标审查量压力。据介绍,广州中心在成立首年,采取“小步快跑、梯度上量”有力举措,快速形成生产力,完成商标实质审查140万件,超过计划目标15%;在“十三五”期间,连续两年开展“百日攻坚”、连续三年承接突击增量,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审查任务,商标实质审查量达726万件,成为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先锋队”和“三年攻坚”主力军,助力如期实现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由法定的9个月缩减至4.5个月内的改革目标。进入“十四五”新时期,广州中心并联推进“审签调整”与“审限压减”双改革,已完成商标实质审查超过313万件,近“十三五”时期审查量的一半,助力一般情形商标审查周期压减至4个月内,整体注册周期压减至7个月。

截至2022年6月底,广州中心已累计完成国内商标注册申请形式审查2144万件,首次实审1043.13万件,签出签文725.49万件,实审复核321.80万件,商标“变转续”审查218.30万件,领土延伸首次实审47273类,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审查7760件,裁文翻译9124件,更有59人次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查能手”和“先进个人”,有力助推商标审查供给侧变革,加速实现审查效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提供了可靠支撑。

助力商标审查高质量发展

广州中心坚持在改革中坚定前行,在质量管理上,率先组建首个地方商标审查质检队伍,搭建“领导小组+审查业务管理部+6个专项小组”质量监管特色体系,先行探索建立覆盖各环节、全链条的审查自检制度,创新施行审查质量积分量化考评机制,推行基于审查质量分级的分档定量、审查质量内部奖惩、会议纪要核查和合法性审查周报等一系列质控新举措,全面施行高于商标局规定抽检比例的高标管理,多项创新做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肯定并向各地方中心推广,为商标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了管理工具,提供了机制支持。

广州中心又严格落实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工作部署,严把授权审查关,于2018年率先设立打击恶意抢注和囤积商标联络小组,探索审查环节的恶意注册分类管控,推动建立“管控前移、精准打击、协同共治”为特色的打击体系,强化受理、审查环节重点阻截,贯通商标注册转让防控链条,促进商标授权确权维权衔接,形成了主动筛查与常态收集相结合的预警监测机制,搭建起穿透审查、主动跟踪、定向追捕、精准清除的“手术刀”式的精确打击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工具,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推动管控关口前移,强化前置保护机制提供了实践样本。特别是在2021年“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专项行动”中,广州中心在实质审查环节发现并上报恶意抢注案件线索578起,涉及商标27万余件;采取并案审查257起,涉及商标28013件;依法驳回恶意申请1.6万件,驳回量约占全国的40%。

实现广东地理标志商标5年翻倍增长

广州中心还率先组建涉不良影响商标管控专责小组,建立起监测预计与报告处置于一体的管控机制,严格开展不良影响商标全面筛查,施行首审、复核“双环节、双100%”的核查把关机制,累计筛查超过180万件商标,拦截重大不良影响商标800余件,上报重大不良提示单1600余件,助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此外,该中心还积极运用地标服务职能,参与起草广东首个地理标志条例,协助审查地理标志商标申请143件,指导台山大米、从化荔枝、南沙青蟹、高要广麝香、高要肉桂、高要巴戟天等一批广东特色农产品成功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助力广东地理标志商标从39件增加至143余件,实现5年翻倍增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何顺源、李松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