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和新创意 北京社区书店让读者大开眼界
一排书架、一溜儿桌椅、一个报刊架,这是北京社区书店的老模样。如今,北京社区书店环境变美了,内容丰富了,全新理念、全新模式、全新创意的植入,让社区书店变得生机无限。
新理念令读者大开眼界
经过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北京社区书店新理念、新创意迸发,不少书店让人大开眼界。
蜗牛慢慢书店位于通州区格斯拉小镇内,书店环境优雅,经典儿童读物、优秀大众读物将纯正书香传递给每个人。走出书店,不远处就能看到温榆河,河面波光粼粼,河岸绿树成荫。前一段时间,老师曾带着孩子们在岸边草丛里,观察各种昆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蜗牛慢慢创始人之一何向焱说,书店设计了夏令营,孩子们日后不仅会观察昆虫,还会回到书店阅读相关图书,并制作标本。
这家书店今年4月底开业。最近,大读者、小读者纷至沓来,人流不断。“它是一个想要传播‘慢教育’理念的平台。我们想跟随孩子,而不是拽着、推着他们,去聆听鸟声、虫鸣,感受温柔的风、明亮的星。”何向焱最近一直和各大机构接触,她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华白海豚、大熊猫、亚洲象等动物保护基地,除了常规阅读和课程,她计划开发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课程,“希望孩子们能持续关注某一种动物、某一个领域,持续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思考和创意都发挥出来。”
美后肆时美书房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四合院里的书房自带高雅风范。工作人员马李敖楠告诉记者,读者参与活动非常踊跃,报名通知早上8时发出,只需两分钟,名额就没有了。
美书房的服务不仅延伸至社区,更以定制服务让社区文化焕发无限生机。马李敖楠要和8个社区对接,她所做的工作正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定制服务。居民们根据活动选项,曾为自己定制了端午、中秋、春节活动。去年重阳节,老人们还在一起过了节。今年春节期间,非遗传承人被请来教居民们做布老虎,制作冰灯。这些定制活动都是美书房团队精心策划的。
新模式令书店华丽转身
大胆转型,寻求新路,北京的社区书店通过新模式实现华丽转身,以多元形式、丰富内容实现与读者的亲密连接。
在书店里植入图书馆,在图书馆里植入书店,让书店与图书馆共存,借阅和售卖同行,沿袭多年的单一模式因此得以改变。在美后肆时美书房,美书房与团结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合作,刚刚面世的新书第一时间和读者谋面。美书房负责人说,这些图书实行代卖制,不占用书房资金,出版社还会及时补货。
位于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的阅想书店,在2020年还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创办的化工书店,经过一年的重装改造,2020年11月,阅想书店正式开门营业。从最初的化工书店年入店人次不足百人,到现在年入店人次超6万人次,阅想书店实现了社办书店到社区书店的完美转型。以社区书店面目出现后,阅想书店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图书馆区域,6000册图书由东城区图书馆配送,方圆十公里的读者常常到此借阅。引入图书馆借阅服务后,该店成为北京东城区首家集“社、馆、店”于一体的阅读体验店,月均借阅量2500册次。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阅想书店负责人王向民告诉记者,近些年,化工出版社拓展少儿类图书的出版,也为阅想书店的转型奠定了基础。书店开辟了少儿阅读专区,并定期开展读书会,围绕小读者,书店讲座与博物馆参观实现有机结合,王向民说:“展览内容进社区,成为天天可看的内容,这种模式既延长了展览时间,也缩短了空间距离,为‘馆+店’模式增添新的元素。”
读者依赖书店感恩书店
社区书店的升级、转型、蜕变,换来了读者对书店的依赖、感恩、祝福,这是社区书店最温暖、最美好的景致。
在“蜗牛慢慢”,这几天总会来一对母女,妈妈满头银发,女儿笑脸盈盈。妈妈连素华今年82岁,她正在读《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她用林徽因的故事来平复内心的哀伤。老人家最近因姐姐的去世陷入了深切悲痛之中。女儿把妈妈从家里带进书店,希望她和那些充满力量的图书同在,忘却自己的悲伤。“我感恩这家书店,成为妈妈的忠实陪伴。”女儿说。事实上,这是母女俩的约定,每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们都会到这里休憩身心,疗愈自己。
老人的勇敢和孩子的纯真让书店的氛围变得更为丰富。6岁的果糖这个暑假特别开心,因为她在书店读了不少喜爱的书,其中包括《长袜子皮皮》,“我喜欢长袜子皮皮调皮和有趣的性格。”她觉得这部书和自己的性格很匹配。
在阅想书店,一到下午所有座位就都坐满了,17点30分,一场原版绘本分享会聚拢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小小年纪已是书店的忠实会员。在图书馆区域,一群孩子也正沉浸在阅读中欢乐着。“看,他们正在拿西瓜籽打架!”一位小朋友正在给妈妈讲绘本,这两年,这位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探出一条“黄金路线”,先去青年湖公园玩,再到书店看绘本收心。马上升入初二的贺同学也是阅想书店的常客。正值暑假,他每天都会来读书,他说,要等妈妈下班,和妈妈一起回家。( 记者 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