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施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来了
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成片传统平房区,除了保护,还要推动其有机更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条例相关情况。
■保护什么?
对中轴线及环境整体保护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中轴线,到底该保护什么?条例明确提出,本市对北京中轴线及其环境实行整体保护。记者注意到,保护对象不仅包括天安门、故宫、钟鼓楼等人们熟知的古老建筑,还将以北京中轴线为骨架对称展开的历史城郭、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或者标志性建筑群都涵盖在保护范围内。此外,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相关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名园、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都被列为保护对象。
■如何保护?
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保护
北京将对中轴线实施怎样的保护?记者注意到,条例对不同的保护对象,提出了不同的保护方式。
例如,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要予以严格保护。历史街巷要保持肌理、尺度和传统风貌。同时,要恢复和保护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态、堤岸形式等,合理控制桥、闸等水文化遗产的使用强度。
条例还特别提出,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的历史格局、街巷肌理和传统风貌,除了保护,还要推动其有机更新。
■如何传承利用?
向社会开放应适时限流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本市将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
其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可采取不同形式向公众开放,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逐步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鼓励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向公众开放。
同时,鼓励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的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保留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情感,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不过,中轴线保护对象作为景区向社会开放,也不能“人员超载”。条例规定,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其他保护责任人应当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按照保护要求采取预约或者适时限流、分流等措施。
为了避免“黑导游”在讲解时信口开河、杜撰中轴线历史文化信息,条例提出,遗产区内保护对象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其他保护责任人还应当加强对讲解员、志愿者、导游的培训,提供规范的讲解文本;讲解员、志愿者和导游应当准确解说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能做什么?
可举报破坏中轴线行为
保护中轴线,人人有责。
条例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北京中轴线的责任和义务,并有权制止、举报破坏北京中轴线的行为。鼓励、支持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等相关活动。
此外,对北京中轴线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人民政府和保护对象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