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互联网+城乡供水”让人跑不如让数据跑

9月9日,彭阳县红河镇文沟村马志有拿出手机,轻点一下,清凌凌的自来水流入自家小院。“用时髦话讲,我这水也上云着呢!”从毛驴驮水到数字云,通过大数据的加持,宁夏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水利云”带来的方便。

“山上是蓄水池,水池里装有液位计,水位低到下限时自动启泵补水,水面达到上限后自动关阀。”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王琨告诉记者,“互联网+城乡供水”可实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链条自动运行,从水务控制室到百姓手机的全天候在线,从线上预警到线下反馈的全方位服务。

“让人跑不如让数据跑”,在彭阳县有了生动的实践。在彭阳县农村饮水调度中心自动化监控室,记者看到“彭阳人饮工程管理系统”显示屏上,全县人饮总体建设、用水总量以及每户水费收缴等情况一目了然,只需轻点鼠标,即可看到所有泵站、监测点、蓄水池、联户表井的运行。以前要掌握水的浊度、余氯和pH值数据,要分几拨人,连续几天才能完成。现在依靠自动监测设备,刷新数据只需5分钟,如果数据异常,台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进行预处理。智能“水利云”的推广,使彭阳县供水管理人员由90人减少到40人,管网漏失率由36%降到12%,年运维成本减少了150万元。

水上云,数据上云,需要智库赋能。2019年7月,全国首个校地三方水利科创台“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和“宁夏数字治水产业园”应运而生。“推进城乡供水、数字灌区等水联网数字治水试验,‘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三位一体数字治水创新机制不断推进。”王琨说,在清华大学专家的助力下,宁夏以治水科学研究为先导、标准化为中心和信息化为载体的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建设自治区城乡供水大数据中心;培育壮大数字供水、供水数字两大产业;连通升级城乡供水工程网、信息网、服务网;系统建立城乡供水组织、制度、标准、安全体系;协同完成政务云应用、技术创新、政策机制、产业培育、均衡服务五个方面的示范创新,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可持续。

目前,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取得新成效。骨干水源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1.89亿元,完成率74.7%;17个县(区)“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可研报告批复总投资51.82亿元;水网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记者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