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讯:【奋进新征程·粤来粤好】不断优化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广州纳贤之路行之有道

“这么多年来,广州对人才都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渠道把人才引进来。”47岁的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刘志勇,来广州已经20多年了。2019年底,他凭借网络管理员高级技师的身份,通过技能落户的渠道成功落户广州。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力度吸纳人才留在地方发展。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之一的广州,秉持着“千年商都”开放、包容、务实的精神,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入户政策,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去年广州引进人才入户7.28万人,人才入户增幅达32.6%。

广聚英才 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多年来,广州可谓求贤若渴。2016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2019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广聚英才计划”,围绕“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打造引领大湾区的人才支持体系;2020年底,广州在原有引进人才入户的渠道上,将“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入户条件放宽为参保即可入户……

精准调整人才引进政策上,广州动作不断。先后出台、更新《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政策,加大对高学历人才、专业技术类人才的引进力度。2019年,广州修订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后的实施细则放宽了学历类和职称类人才入户的年龄。本科和中级职称由35周岁放宽到40周岁;硕士研究生由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博士研究生、副高职称由45周岁放宽到50周岁。同时,取消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以及择业期内的留学人员入户的社保参保年限限制,上述人员入户在广州市有参保记录即可。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首次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接收和入户分离,来穗就业或创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可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并将产业领军人才纳入引进人才入户范围。“广州微警务政务服务小程序上就可以办理应届毕业生的入户,直接跟着系统的指引走就好了。”今年年初,大学毕业一年多的邓先生趁毕业证书签发未满两年,提交了入户申请,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成功落户。他感慨道:“本以为入户很繁琐,但实际走下来很简单,系统会很清晰地告知你需要提交哪些材料,该走哪些程序,几乎全程都是网上办理,线下只需要去一次政务服务中心核验材料。”

今年,广州市人社局更新印发《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人才入户流程,并降低落户门槛,进一步敞开人才流入通道。取消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入户限制,只需要有参保记录即可。同时,全国首创引进在职人才入户“移动端申报+全流程网办”。

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显示,广州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2021年,广州拥有在穗工作两院院士119名,广州共计发放1.1万张人才绿卡,引进人才入户7.28万人,人才入户增幅达32.6%。

■2021年,广州共计发放1.1万张人才绿卡,引进人才入户7.28万人,人才入户增幅达32.6%。资料图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要求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宁超乔表示,开放落户,不仅是全国层面的政策导向,也是大势所趋,是超大城市户籍的改革方向,这一方向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一脉相承。“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户籍制度本身是一项需要中央统筹的工作,而作为人口净流入巨大的超大城市,如果短期内全面开放入户,依靠自身财力可能难以承受,并可能引发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风险。”宁超乔认为,对于超大城市来说,全面开放入户需要有序推进。

她进一步分析,近年来广州一直采取的都是比较“稳”的人口政策,优先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再根据自身财政情况逐步放宽落户门槛。“今年入户政策的调整也是延续这一思路,能够解决广州‘存量’等待落户的人才的落户问题,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广州是我国最吸引人才目光、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一直保持着对人口的强大吸引力。资料图

“流量之城”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显强大吸引力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就业机会众多,是我国最吸引人才目光、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一直保持着对人口的强大吸引力。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867.6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70.0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97.58万人,增长47.05%,年平均增长率为3.93%。

全市1867.66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常住人口93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97%,年均增长7%,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达50%。这也意味着每两个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过江龙”。落户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人才入户广州。根据公安部门数据,十年来,广州市户籍机械变动人口中,净迁入人数保持较高水平,净迁入户籍人口达98万人。

除人口“量”的增加,“质”的提升同样令人惊喜。从受教育程度看,与2010年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大幅上升,由19228人上升为27277人,高于全国的15467人、全省的15699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41.86%。这与广州高校云集,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在校大学生规模达130.71万人,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宁超乔认为,广州对人口的吸引力源自于城市的包容。近年来,广州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缩小来穗人口和户籍人口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别。“特别是近几年,广州通过标准化推动均等化,不仅全面摸查了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情况,还出台了市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把流动人口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写进文件里。”宁超乔说。

其次,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尤其是在租赁、购买住房上具有优势。“如今新一代流动人口群体选择去哪个城市发展,不再只是为了一份谋生的工作,更多考虑的是发展机会,以及能否获取长期而稳定的生活。”宁超乔表示,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上升和“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是流动人口选择去哪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广州当前经济活跃,房价相对较低,必然是全国最优的选择之一。

主动作为 既要引才又要留人

不过,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在2021年迎来了变化。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显示,2021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881.06万人,而2020年末,广州拥有1874.03万人,也就是说,2021年广州的常住人口增加了7万人左右。

放眼全国来看,相较于2020年,2021年全国人口只增加了48万。一线城市中,除广州外,深圳增长4.78万人,上海仅增长1.07万人,北京则出现负增长,减少了0.4万人。广州和深圳人口增长量为近十年最低。

宁超乔分析道,在我国人口可能步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对人口和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广州人口流入的外在“蓄水池”能力也会减弱。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和一线城市,产业结构完整,产业链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从中长期来看,均具有人口方面的吸引力。不过,这也警醒着当前各大城市要提升对人才的重视量级,“今后不再是等着人才自然流入、再选择的问题,而是要思考自身城市定位和人才匹配度,加大引才和留才力度”。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指出,广州一直致力于提高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并不断为常住人口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相较于引人,如何把人留下来更为关键。广州应坚持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为留在广州的人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比如降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成本,营造适宜居住的环境,这将为广州未来的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幸福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近年来,广州多次提出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更加重视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比如金融、科技、教育等。谌新民表示,这些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不是太多,但是对人才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他建议道,产业转型、劳动力素质结构优化与整个城市的升级可以有效结合,一座城市对人口的需求、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一定要与经济发展转型结合起来。

人口布局

引导人口向新区郊区集聚

人是国家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作为城市发展最重要和首要的问题,人口是城市未来兴衰成败的关键。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人口的竞争。

今年5月底,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清晰描绘了今后五年广州全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蓝图”。《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州将更重视人口发展稳定均衡。到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约112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6%;常住人口约21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

广州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入户限制,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即研究制定在市内不同区域间实施差别化的入户政策,以吸引更多年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到广州市郊区新区工作生活,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久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印发,通过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构差别化入户政策,并降低了落户门槛——落户的学历条件由全日制本科降至全日制大专。

“《方案》是《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具体化。”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姚华松认为,《方案》对于构建广州都市圈人才统一大市场、加速广州中心城区与外围地区、广州市与外围城市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规划》,面向未来,人口空间新格局进一步塑造。广州将推动城市副中心承载中心城区功能外溢,积极引导人口向新区郊区集聚,增强新城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预计到2025年,中心城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常住人口约675万人,外围七个城区常住人口约1425万人。逐步提升外围城区常住人口占比,较2020年增加约1.79个百分点。

宁超乔指出,广州市当前人口分布不均衡,大量人口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域,受限于土地供给等因素,导致广州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升级困难。另外,职住失衡,大量的通勤人口在城区之间流动,也会带来诸多城市问题。宁超乔表示,广州通过实施差别化的入户政策,在郊区设置较低的入户门槛,既能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人们的公共服务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落户区域,加快推动入户进度。此外,还能有效引导人口往郊区集聚,推动产城融合。

【Tips】

三大类引进人才

落户广州条件

●学历落户:年龄需在5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年龄需在4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具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并有学士学位,或具有国(境)外学士学位人员。

●职称落户:年龄需在5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

●技能落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具有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高级技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技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高级工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从事广州市产业发展急需的行业紧缺工种,年龄在40周岁以下。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麦婉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