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闻:防范地质灾害,广州将引入高空鹰眼24小时监控

大洋网讯 广州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至关重要。近日,《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该《规划》是全面提高广州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服务广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出,在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引入高空鹰眼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服务,2025年底前实现20处高空鹰眼监控。

全市划定8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资料图)

广州地处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叠加汛期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全市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为主,其次为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376处,威胁群众9990人,潜在经济损失4.01亿元。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探索构建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为主线的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兜底、能消尽消”、风险区“科学划分、有效管控”,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规划》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与重点防治区

将全市划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8个、中易发区9个、低易发区9个、不易发区4个。提出“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防治要求,尽量减少因新建工程而产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约1690.38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 23.16%。主要分布于从化区北部、增城区北部、白云区东部、黄埔区北部等山地丘陵区,广花盆地岩溶强发育区和南沙区万顷沙、龙穴岛等深厚软土分布区。《规划》提出,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强城镇单元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工程建设和农村建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督促责任主体根据评估结论和建议,落实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源头防范地质灾害”的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将全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9个、次重点防治区9个、一般防治区10个。提出“对重点防治区内现有公路、铁路、水库、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村镇、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周边或沿线区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风险隐患识别、排查、巡查、监测和治理,强化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配套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以及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规划引导新建工程布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持续推进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监测网络建设

本次《规划》突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提高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结合省的部署,2022年底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2025年底前完成10个重点镇(街)1:1万精细化调查评价,着力解决“隐患在哪里”的问题。

突出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部署推进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建设,引入高空鹰眼远程视频监控服务,健全“人防+技防”监测预警体系,升级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着力解决“灾害何时发生”的问题。

《规划》提出,持续推进普适型专业监测点建设,积极引入高空鹰眼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服务,实现在册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措施100%兜底。通过购买服务在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引入高空鹰眼高清视频监控成套技术应用。2022年选取地质灾害易发区布设12套高空鹰眼监控开展试点;2023~2025年,结合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定情况,按年度调整高空鹰眼监控点布设,2025年底前实现20处高空鹰眼监控。

同时加强专业监测点运行维护,提升监测预警准确性。探索建立气象风险预警、群测群防、专业监测融合机制,实现各种监测手段优势互补,发挥监测预警体系最大效能,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水平。

持续推进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监测网络建设,在已建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地面沉降监测网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型监测技术与设备,加密南部软土地面沉降和西部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网络,大力推进南沙区地面沉降监测示范点、荔湾区大坦沙岛(红层岩溶发育区)与白云区夏茅(石灰岩岩溶发育区)区域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在花岗岩地区结合重点规划功能区、重点工程或已发地面沉降区域等开展地下水位动态监测,逐步推进花岗岩地区地下水位监测网络建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关键词: 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