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满地跑 拣货员站着就能工作 广汉市西南片区最大米面油仓库

10月4日,广汉市泰山路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德阳智能产业园8号仓库内,“小车旋转,请注意避让”的声音此起彼伏。宽度1米左右的方形机器人,托举着满载货物的托盘来回穿梭。

在8号仓库内,一共有50个这样的“小家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小家伙”有个响亮的名字——地狼重载机器人。一个地狼重载机器人,极限载重量达1.5吨,相当于一辆家用小轿车。

以前,物流中心拣货员最不喜欢的商品之一就是米面油。米面油是零售单品中的“重家伙”,费时费力。但如今,这个京东物流布局在西南片区的最大米面油仓库,却成为拣货员眼中的香饽饽——都想来这里当拣货员。

一动一静

机器人满地跑,拣货员站着就能工作

整个西南片区的京东自营米面油商品中,85%来自8号仓库,仓库均每天出货量在7万件左右,其中“地狼仓”日均出货量达2.5万件,占比超三成。8号仓库拣货岗曹洪林在京东工作3年,是一位拣货“老师傅”。他说,按照以前传统方式,在同样的人力投入下,单个仓根本不可能每天出2.5万件米面油商品。

拣货的传统方式是,拣货员拖着拣货车,根据手持移动终端设备(PDA)上的订单,走到货架前,通过升降叉车将目标货物取下放在拖板车上,再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货物。这样的模式有两个短板:米面油等商品动辄数十上百斤,无论升降或拖动都是一件费力的事;需要对所有货物的货架位置了然于心,如果拣货员是一名新手,在这4500方米的仓库里,好似无头苍蝇,即便不拣货都让人疲惫。

现在,8号仓库“地狼仓”内的拣货员,只需原地站着不动,就能把货拣了。“米面油仓库反而成了跑动最少的岗位,大家都想来这里当拣货员。”曹洪林说。

这要归功于“地狼仓”的智能仓储系统。

智能仓储系统的硬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货架,它由普通货架变成智能四向穿梭货架。普通货架,由工作人员驾驶升降叉车在通道中穿行,找到目标货物位置后,进行升降取货。而智能四向穿梭货架是一个全密封货架,叉车通道变成更窄的四向机器人通道,一个板机器人可自动走到目标货物位置处,将其取下后自由地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运动,将货物送至专用电梯处,将其放上地狼重载机器人的托盘。第二部分是满地跑的50台地狼重载机器人。地狼重载机器人的跑动速度,最高达每秒数米。“当然,为了安全,我们会将速度限制在每秒1.5米,这个速度用于仓库内货物运输已绰绰有余。”仓库自动化工程师雷航说。

与硬件相配合的,是一套完备的订单处理系统。用户在京东商城下单后,这套系统将把订单信息发送到数据后台,后台计算出最优分配方案后,将传送处理信息同步发送给智能四向穿梭货架和地狼重载机器人。两者相互配合,将目标货物送至拣货员面前。

“以前是人找货,我一个一个挨着去找货架;现在是货找人,机器人直接把货架送到我面前。人轻松了,效率也大幅度提升了。”曹洪林说。

一升一降

系统升级、成本下降,生产线有条不紊完成保供任务

“这种人不动、机器人满地跑的拣货方式,让我们的拣货效率至少翻了一番。”8号仓库负责人王杰说,前段时间的疫情,让“地狼仓”的出货量大幅增加,峰值时期达到每天4.5万件。

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整个仓库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米面油的保供任务。得益于智能四向穿梭货架的结构支持,取消了升降叉车通道后,货架的存储能力也得到了50%以上的提升。叠加地狼重载机器人的快速运输,使得整个仓库的运行效率整体提升一倍以上,且人力成本节约一半以上。

“这个系统最有价值的,还不是运行效率,而是不断累积的后台数据。”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德阳智能产业园负责人何鹏介绍,这套智慧系统的“智慧度”也在不断自我升级——怎么分配最合适?机器人路径怎样规划最合理?分拣员拣货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数十个影响分拣进度的数据,都被实时记录在后台之中。而整个管控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不断升级优化方案,提升仓库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仓库拣货区,记者看到许多二维码被工工整整地以1米左右间距贴在地面。雷航说,“机器人靠识别这些二维码,来判定自己的位置。”而他们的位置,也会实时显示在系统后台,哪些机器人在工作、哪些在充电、哪些在闲置,后台屏幕一目了然。

而机器人托盘上放着什么货物,被拣走了几件,什么时候被谁拣走,仓库中的存储量还有多少,也都被系统记录在案。雷航说,“这就相当于,机器人和货架,它们自己都知道‘我干了啥’‘我在干啥’‘我还要干啥’。”

整套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全部为自主产权。“研发部门每个季度都来这里提取相关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何鹏说,今后这套系统将在更多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帮助其提升运营效率。(记者 唐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