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推广桃园生草种植模式

国庆期间,在深州市甜源蜜桃基地,果树种植大户张少卿忙着进行秋季疏枝抽条。他所在的桃园里,油菜、二月兰等植被长势良好,生机盎然。

“这是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的科研人员为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肥力,让我们作为绿肥种的。”望着脚下的绿色植被,张少卿告诉记者,按传统的种植方式,桃园中不能有草,人们“视草为敌,见草就除”,但现在走到桃园中,已经找不到裸露的地面,取而代之的是桃园行间绿油油的植被。

变化,源于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在全省示范基地推广应用的“果园生草+”种植模式。该模式在改良优质品种的同时,还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应用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非化学防控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绿色生产技术。

河北桃树产量和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桃产业已成为全省许多地方农民增收的产业之一。但年来水肥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种植成本加大、桃品质下降,成为制约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减少桃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年来,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十个县建立了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和示范,通过推广桃园生草增施有机肥、非化学防控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绿色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惯。

桃园生草是现代化桃园的基本土壤管理制度。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马之胜介绍,他们示范和推广的桃园生草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自然生草的草种类一般5种以上,不留蔓生草、多留开花植物,一般用秸秆还田机每年4至5次进行碎草,到10月份进行一次土壤深翻。人工生草的主要种类有二月兰、冬油菜等,一年粉碎两茬,深翻成绿肥使用。在桃园生草的同时,还提倡使用植物有机肥,比如芝麻饼、发酵大豆等。

多年的试验显示,桃园生草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桃园生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省钱的方法。二是桃园生草可以增加桃园的生物多样,更有效地保护天敌,生草的桃园里病虫害明显减轻。第三,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夏季高温对桃果实的伤害。经过年来的不断培训与宣传观摩,许多果农已经接受在果园留草、生草,并进行科学管理。尤其是一些规模发展的新建桃园大都实行了生草制。

“我们的果园通过生草制,土壤有机质明显增加,果实口感比以前好,香味浓了。”张少卿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探索推行“果园生草+”新模式的同时,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还注重培育引进优质新品种,年来,筛选出适宜河北中南部地区种植的桃、油桃、蟠桃、油蟠桃新品种24个,丰富了全省桃品种结构。

为促进良种良法配套,让河北桃提质增效,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十分注重非化学防控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用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在规模大的桃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科研人员还加强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预测和预报,开展“一药多治”或“一次多治”,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目前,他们创建的桃树现代栽培技术示范园减少了2至3次化学防治,桃园对农药的依赖越来越小。

“十一”假期,深州兴田果品专业合作社9月底采摘的最后一批成熟的桃子高价售出。“我们合作社的400多亩果园种着早熟、中熟、晚熟的不同新品种,每年从6月中旬就可以采摘,到9月底树上还有桃子,3个多月的采摘期,让合作社的桃子能够实现错季收获上市。不仅如此,由于我们采用了‘果园生草+’模式增施有机肥、非化学防控防治病虫害,几乎没有化学用药,桃子的品质大大提升,有了小时候的味道。”合作社负责人田新烁一边忙着往客户外运车上装桃子,一边介绍,今年,一亩桃园毛收入在1万元左右,和传统种植技术比较,每亩增收2000多元。

不只是深州,如今,在河北中南部桃种植区域,经过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示范园的辐射带动,“果园生草+”种植模式得到广泛应用,示范和推广面积已达1.6万亩,优质品种与绿色生产技术结合,推动了河北中南部地区桃产业提质增效。(记者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