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评!代表履职|市人大代表潘小平:加快建设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
潘小平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洋网讯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在医疗服务保障中,院前医疗急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很容易被忽略。所谓院前急救,指的是在疾病或灾难发展发生的现场进行的医疗救治活动。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负担着院前急救培训任务,每年可以满足1000人的培训需求。
“但当前,广州每年需要培训的院前急救人员平均超过5000人。”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潘小平告诉记者,需求和供给之间巨大的缺口,制约着广州院前急救医疗水平。她最希望做成的事,就是尽快推动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
目前呼叫中心调度室仅能设20个调度席位
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成立于2000年,肩负着全市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指挥和调度工作,保障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的正常运作。但目前,指挥中心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例如,24小时在线接受呼救的中心调度室,面积只有200平方米,仅能设立20个调度席位,“完成日常的指挥调度任务都已经很困难,一旦遇到较大的应急突发事件,目前的调度席位规模就无法满足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的需要了。”潘小平告诉记者。
此外,从2005年起,指挥中心承担起急救网络医院院前急救教学与训练的任务。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培训场地,教学训练只能租借场地开展,培训也只有年度计划,须待找到场地后才能临时通知开班,导致培训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制约指挥中心开展更大规模院前急救培训的重要原因。广州每年需要接受培训的院前急救人员约5000人,但即便指挥中心开足马力,也只能满足1000人的培训需求。
建议加快项目建设 提供医学救援能力
其实,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项目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潘小平向记者展示的项目立项和选址资料显示:项目建设地点暂定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村,西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通便利,能快速通达广州市各重点地区。项目总用地面积8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993平方米,不但能满足救援指挥调度、院前急救、重大活动医疗保障等需求,还将具备调度400辆救护车的能力。
目前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并已推送市发改委联审平台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项目用地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已通过规委会审查。
“新址项目的建设是民心工程之一,同时,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潘小平建议加快推进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提高广州院前急救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并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提升城市整体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靠前做好服务,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保障,确保项目早日落地达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