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广泛传唱 涌现不同演出版本

3天时间,为《伟大征程》创作

《领航》的首唱,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领航》的曲作者亢竹青刚开始接到创作任务时并不知道是为这场演出而创作。

“我记得是6月,筹备演出的工作人员找到我,只说有个创作很重要,但时间也很紧张,只有3天,要写两种风格的歌曲,一个抒情曲、一个进行曲。”亢竹青回忆,听到这个时间限,自己也觉得很紧迫。

从创作,到配器,再到录音只有3天时间,亢竹青连续工作15个小时没动地方。对她来说,《领航》的作曲经历不仅是创作才能的极致考验,更是一次体力上的巨大挑战。亢竹青表示,她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她4年的从军经历:“我刚刚入伍的时候,创作了一部大型的组歌叫《西柏坡组歌》。”当时,主创团队去了20多次西柏坡,深入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搜集了很多英雄事迹的史料,这些积淀成为她创作《领航》的鲜活养料。

两个版本的歌曲交稿后,不久亢竹青就接到电话:“抒情版的通过了。”她问:“通过什么了?”对方说,已经确定《领航》为《伟大征程》的主题歌。亢竹青笑言:“我要是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伟大征程》的主题歌,估计就不敢接这个任务了。”

在《伟大征程》中,殷秀梅、魏松、廖昌永、么红4位艺术家为这首歌曲担任领唱。“当音乐响起,面对鸟巢宏大的场面,那种荡气回肠让你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和自豪感。”么红对记者说,她第一次排练的时候就感动到落泪。

虽然参加过众多大型的演出,但么红在演唱《领航》时压力非常大。“《伟大征程》的演出不允许有任何失误,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伟大征程》音乐总监关峡老师跟我说,这首歌一定要大气朴实地唱出来,我觉得这个定位特别好,因为声乐可以有很多炫技的表现,但这首歌不需要炫技,只需要大气的呈现就能体现出它的气质。”

最终,4位艺术家出色完成了演出任务。亢竹青赞叹道:“4位老师真是非常优秀的歌唱家,他们拿到谱子进棚录音也就一两天的时间,但是他们能迅速抓到这首歌想表达的感情和气质,非常了不起。”

广泛传唱,涌现不同演出版本

《领航》在《伟大征程》首演中的录音任务由中国交响乐团参与完成,首演总谱由中国交响乐团青年作曲家黄凯然编配。

“《伟大征程》版本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做的特别版本。”黄凯然告诉记者,“在‘七一’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在国家体育场这个特别的场合,在整场文艺演出最后一个节目这样特殊的位置,我们大胆尝试了‘双铜管组+双混声合唱’的超大规模编制,以及针对这种特殊编制的非常规管弦乐写作方式。”

2022年1月15日晚,中国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的返场表演中,以一首全新编曲的《领航》让人耳目一新。“国交版《领航》是为了适合交响乐团常规演奏以及非扩声状态的交响音乐会而全新修改的版本。”黄凯然说,“在第二遍副歌时,混声合唱与独唱携手高唱主旋律,将音乐推到最高潮,歌曲的尾声较之之前的版本进行了精简,乐队一气呵成,气势磅礴。”

中国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在排练室特别建议增加了深情的前奏,通过交响化的语言将歌曲娓娓道来。在李心草看来,这种刚柔并济、张弛有度的作品风格更能发挥出国交的优势和特点。

颇具特色的“国交版”《领航》一经推出,就在全国乐迷中引起强烈反响。除了音乐会现场聆听的观众,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的直播中,线上网友同样好评如潮。“飙泪”“好听”“震撼”“重温”成为众多网友的内心共鸣。

打动自己,听众才能感受到

除了“国交版”《领航》,《领航》在全国各地的广泛传唱中,也衍生出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演出版本,从大型晚会到重奏、重唱,甚至是民间的自发改编。

去年12月29日,中央民族乐团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演了一场民乐版《领航》“快闪秀”,此版《领航》以竹笛、琵琶、二胡、中阮、古筝5种经典民族乐器代表五星红旗上的五颗星,以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和民族合唱队的50余位艺术家代表整面五星红旗的旗帜,借此来表达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的爱国情怀。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以“最中国”的音乐、“最中国”的声音呈现《领航》,希望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展现我们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深情,让更多听众感受到《领航》所蕴含的正能量。

在2022东方卫视跨年盛典上演唱《领航》的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歌唱家伊丽媛说:“唱起《领航》,我的内心深处涌起了厚重的历史感与沉甸甸的使命感,脑海里浮现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灿若星辰的伟人先驱,推动我将歌声与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

主旋律歌曲所传递的信息能否直抵听众心扉,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让主旋律作品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使之能充满浓浓的家国情怀。《领航》的成功无疑为主旋律歌曲创作注入了新活力。亢竹青表示她听到对这首歌曲最多的称赞就是“打动人心”。然而她也直言:“创作首先是自己的事情,你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打动了自己,别人自然能感受到。”(记者  刘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