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火炬手刘博强:“享受接力过程,梦想成为顶级制冰师”
2月2日晚,当日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是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制冰师刘博强。伴随着掌声和欢呼声,他高举“飞扬”火炬跑入三高炉南广场现场。
刘博强激动地说:“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从未如此真切感受到,自己同国家发展、国家大事之间有着这样紧密的联系!曾经有人问我,你有梦想吗?我说,我有!那就是在冬奥会到来的时候,我以中国制冰大工匠的姿态,出现在保障冬奥会的现场!如今,我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由于每天高强度的制冰工作,他举起火炬的右胳膊,明显比左胳膊粗了一圈儿。随着首钢老厂区的精煤车间改造成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冰球“四块冰”,干过轧钢工、维检工、焊工的“老首钢”刘博强开启了从火到冰的“跨界”。
这次成为冬奥火炬手,刘博强颇感意外。十多天前,本来计划进入“冰立方”闭环工作的他获悉这则喜讯后,愣了好一会儿神儿,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真的不?”
“真没想到,普通冬奥保障工作人员也能成为火炬手!”刘博强倍感惊喜兴奋,不过无法第一时间参与“冰立方”冰壶赛道制冰工作,他内心也有一些“小遗憾”。他连连感慨:“冬奥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一定要圆满完成火炬接力的光荣任务!”
刘博强和冬奥结缘是在2017年。当时,首钢园启动“四块冰”建设,需要培养一批服务冬奥的制冰扫冰人员,乐意“尝鲜”的他欣然报名,和12名转岗职工来到首都体育馆接受三个月的培训。“作为老首钢人,咱也算是紧随着首钢的步伐转型。”他说。
虽然从来没接触过冰雪相关的工作,甚至连滑冰都不会,可他对制冰扫冰的知识入了迷。他早出晚归,周末也不休息,主动加练,没事儿就向老师傅学习。培训期结束了,闲不住的他经常回到首体温习手艺,和很多师傅都成了朋友,见他好学,师傅们也都乐意教他。
制冰并不是简单的“冻水成冰”,冰上运动所使用的冰面不光对室内的温度、湿度有要求,就连制冰用水的水温、洁净度甚至pH值都有严格的标准,不同比赛项目对冰的软硬、薄厚和温度的要求都不相同,要求最苛刻的当数冰壶赛道,人工制作冰点的过程叫作“打点”。为了练好“打点”,一开始没有上冰机会的他扛起40多斤重的设备到场馆外的马路上苦练。
刘博强的技术日益增进,头一回上冰“打点”就一次成功,让国外制冰师都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像他这样的冰壶赛道专业制冰工,数遍全国也只有十多人。高水平服务保障国家短道、花样、冰球、冰壶队训练,刘博强的制冰技艺得到国家队充分认可,但他深知,要成为顶级制冰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他最大的职业理想。
“最近拿到了一份全英文的制冰师培训材料,学习它的过程就像‘开盲盒’一样,太有意思了!”刘博强用拍照翻译软件,硬是“啃”下了这本厚厚的材料。他下定决心学好英语,更好地钻研国际先进制冰技艺。
对于北京冬奥会,刘博强相信一定会是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他也有两个心愿:希望中国奥运健儿多出成绩、多拿金牌、为国增光,这也是冬奥幕后工作人员共同的心愿;参加完火炬接力后,他希望还能有机会参与到接下来的冬奥制冰保障中,在国际大赛中积累经验,未来能真正成为一名顶级制冰师,助力中国制冰技艺提升到新高度,让更多运动员踏上质量最棒的冰场,享受最好的训练比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