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持续坚守近20小时,“雪游龙”里的这支“娘子军”团队厉害了

海陀山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里,冬奥赛事正酣。在场馆媒体中心,新闻运行经理刘洋和她的6人团队为中外文字、摄影记者及非持权转播商提供现场服务。从赛前3小时的提前准备到最后一名记者离开,雪橇场馆的新闻运行时间平均达13小时。

在“雪游龙”场馆媒体中心,刘洋和同事们有序忙碌着。

雪车雪橇项目是北欧国家的优势项目,考虑受众观看赛事直播,大多赛程都是白天官方训练,晚上正式比赛。因此,在众多场馆中,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新闻运行时间最长、结束时间最晚。就在2月14日春雪降临后的那一天,刘洋和她的“娘子军”团队,整整坚守了近20小时。

2月14日清晨6点半,海陀山上漆黑一片,棉花糖一样的积雪覆盖着雪橇场馆,气温低至零下16摄氏度。“雪游龙”场馆媒体中心,灯光如昼,6位工作人员和12名志愿者助理全副武装,挥舞着雪铲。18位姑娘不畏严寒,忙碌了一个多小时,睫毛上都结了一层冰霜。然而,看到混采区亮出一条安全整洁的通道,姑娘们都欣慰地笑了。

距离上午9点半雪车女子第三四轮比赛正式开赛还有一小时,放下雪铲的姑娘们又在场馆媒体中心忙碌起来。在记者工作间,13张信息表、站点分布图和线路图已打印张贴在交通公告处,混采区电子预约表上已登记了第一位记者,新闻发布会举行时间也张贴在了显著位置。

在“雪游龙”场馆媒体中心,刘洋和同事们有序忙碌着。

由于2月14日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第一个白天举办决赛的比赛日,加上雪后初霁、“雪游龙”景色壮美,吸引了众多摄影记者前来拍摄,记者工作间的人数超过了200人。在记者工作间内巡视,为记者提供咨询服务,打印出发顺序和比赛成绩,请保洁人员及时进行卫生清洁,确保媒体茶歇区的供应……刘洋和她的团队有序忙碌着。

当天晚8时零5分,雪车男子双人第一轮比赛开始,混采区、媒体看台席等再一次各就各位。中外媒体架起长枪短炮,尽情记录精彩一刻。次日凌晨1点半,刘洋向“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经理工作群”提交了工作日志,这一天的运行才基本结束。

坐上返回酒店的扫尾班车,时针已指向2月15日凌晨2点。将近20小时的坚守,披星戴月,但刘洋和同事们仍旧动力满满。“冬奥盛会,能为世界各地记者服务,帮助他们讲好冬奥故事,我们的付出是有意义的。”她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