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冬奥|冰雪奥城难忘今宵

佳节遇冬奥,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交融相汇,这为今年的元宵节带来了别样的体验,别样的韵味。不论是奥城居民,还是外国友人,都在精彩纷呈的传统民俗活动和冰雪新玩法中,收获了难忘的记忆⋯⋯

▲火神庙春风灯会吸引市民前来赏灯。冬奥会刊记者 马婧 摄
▲什刹海街道居民制作宫灯庆元宵。 冬奥会刊记者 阎彤 摄
▲外国留学生兴致勃勃地猜灯谜。冬奥会刊记者 阎彤 摄
▲石景山居民巧手包冰墩墩汤圆。 冬奥会刊记者 吴镝 摄

摇元宵 巧手捏墩墩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2月15日,国内外33家媒体的6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北京老字号便宜坊,摇元宵、包烧麦、赏烤鸭,感悟京味文化的独特韵味,感受中国以美食待客的传统和热情。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在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媒体记者跟随锦芳小吃制作师傅赵双宇,学着亲手摇元宵。元宵馅料在充满糯米粉的竹筛中经过反复摇晃、沾水,就像滚雪球一般,粉皮逐渐变厚,一颗颗圆滚滚的元宵就此诞生。

“摇元宵手得有劲儿,一拉一抻。”赵双宇介绍,摇的过程要让元宵充分碰撞,这样糯米粉才能黏得更牢,手工制作时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每一个元宵的重量为25克左右。来自韩国纽斯频的记者崔宪圭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摇起了元宵,现场节日氛围格外浓郁。

今年元宵节,冰墩墩遇上了“圆墩墩”。在双奥之城的各个社区,心灵手巧的老街坊们亲手制作“圆墩墩”。比如什刹海街道和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的老街坊们包出冰墩墩、小老虎、雪花等花样汤圆。

外国朋友也参与进来。“最爱黑芝麻馅的,平时经常买着吃,自己做还是头一回!”乌克兰籍居民艾琳娜认真听厨师讲解包汤圆的技巧。糯米面粉兑上小半盆水,搅拌后揉成圆滑的面团,揪成鸡蛋大小的一团团小球后,压成饼状,将黑芝麻、豆沙等各种馅料填进去,捏紧面皮不断揉搓,圆乎乎的汤圆在掌心完成。再添上各种颜色的小面团作装饰,一个个“冰墩墩”“小老虎”亮相。

包好的汤圆排着队滚下锅,等待的时间里,大家一起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着的北京冬奥会比赛,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艾琳娜说,冬奥会开幕那天,自己受邀前往国家体育场现场观看,她用“记忆深刻”来形容自己的心潮澎湃。“回家后又看了好几遍电视转播,太精彩了,太美了,太有创意了!”

猜灯谜 传统民俗冬奥味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作为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在《武林旧事》等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元宵节少不了灯谜。2月15日傍晚,2022北京新闻中心媒体用餐区内,写满灯谜的彩纸悬于头顶,中外记者们纷纷仰起头,兴致勃勃地猜着谜底。“洛阳亲友如相问,打一冬奥项目”“战争过后天下太平,打一冬奥中国运动员名”“北京倍精神,打一冬奥会举办城市”⋯⋯冬奥灯谜应景有趣,现场一片欢声笑语。让大家惊喜的是,灯谜奖品竟然有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的五色微笑圈。“这个奖品太有意义了!”活动开始没多久,兑奖区就排起队来。

除了猜灯谜,现场还摆起摊儿来,手工制作灯笼、粘土捏出冰墩墩、年画拓印⋯⋯丰富的互动项目,让中外记者尽情体验中国民俗文化。

在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也有一群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猜灯谜。他们是来自日本、巴基斯坦、摩洛哥等24个国家的留学生。

“十五”打一字?社区青年志愿者给留学生讲解起来它为什么是个“胖”字。“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又是什么意思⋯⋯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留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更激发了猜灯谜热情,中文英文在现场交错响起,其乐融融。

孟加拉国留学生路远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活动现场他和同学们除了猜灯谜,还向社区居民学习包汤圆,比拼冬奥知识,赢取北京冬奥会冰墩墩、雪容融明信片。“我来中国已经4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参与中国的元宵节活动,太有意思了!”

制花灯 体验非遗“雪容融”

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值此佳节制灯、赏灯是绵延久远的传统节日习俗。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佳节之际,中外媒体记者来到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习制作花灯,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灯张”彩灯制作是海淀区非遗项目,精巧的剪纸图案,细致的制作流程,让中外记者印象深刻。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尤其是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灯笼有了认同感。“带着花灯进课堂、进社区,免费教居民们动手制作,就是我和老伴退休后的主要生活。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传承人张双志说。

花灯制作工艺还走上荧屏,让更多人了解到其中的魅力。在央视元宵晚会上,北京灯彩传承人乔美霞向观众展示了传统木制六方宫灯,以及卡纸制作的创意宫灯。“今年做灯的心情尤其激动。因为灯笼形象的雪容融成为冬残奥会吉祥物,这让我开心极了。”乔美霞说,北京冬奥会到来前夕,她设计制作的三对北京宫灯成功入选非遗展示项目,进入北京冬奥村展示。“去挂灯那天,看着一对龙凤灯挂在挑檐下,我觉得很自豪。” 乔美霞说。

走下荧屏,花灯制作也走进社区。在什刹海街道,22个社区都组织开展了学习传统宫灯制作活动。出门赏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大兴区火神庙春风灯会,观众可以欣赏到9组大型国潮花灯。

享冰雪 奥城佳节新玩法

今年元宵佳节遇上北京冬奥会,也让这座双奥之城中欢度佳节的人们解锁了更多新的玩法。

位于丰台区莲花池公园的冬奥文化广场2月15日正式开放。游人们在有着3000年历史的莲花池畔体验冬奥,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奥运文化碰撞带来的新奇体验。

冬奥文化广场少不了冰雪运动项目,桌面冰球、旱地冰壶、VR滑雪体验⋯⋯现场还有21块冬奥知识展板,展示了冬奥会吉祥物和会徽以及各类冰雪运动项目。在中心舞台区,不仅有围绕奥运、传统文化、全民健身、非遗等主题的精彩表演,还有60平方米的超大高清LED显示屏播放奥运比赛,让市民逛公园的同时不错过精彩赛事。

丰台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莲花池公园文化广场曾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文化广场,此次作为冬奥文化广场开放,将持续到3月13日,预计将举办50余场冬奥主题文艺和体育展演,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冬奥体验和观赛体验。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关键词: 难忘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