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达到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中国兑现“绿色办奥”庄严承诺
“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3大赛区26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也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今天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等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资料图 摄:潘之望/北晚在线供图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表示,冬奥会期间,北京蔚蓝的天空,将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衬托得更加精彩。监测数据显示,自2月4日冬奥会开赛以来至17日,北京PM2.5的平均浓度只有24微克/立方米,京津冀三地浓度下降达到40%以上。“尤其是2月4日开幕式当天,北京PM2.5日均浓度低至5微克/立方米。”张大伟说,“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得到国际国内社会一致好评。
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办奥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表示,中国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可以说这是绿色奥运的新起点。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有关媒体和权威杂志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举办了一届“绿色”冬奥会,展示了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自然》杂志撰文指出,北京冬奥会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大大超过往届冬奥会,尽管此次冬奥会减少的碳排放只是中国总碳排放的沧海一粟,但它证明了在更广范围活动中实现碳中和是可行的。
这五年来,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世界奇迹。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大力治理北京和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改善北京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赛期空气质量,这同样是中国冬奥申办时的庄重承诺。
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重大举措,空气质量实现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项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达标,细颗粒物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40%,优良天数达到288天,比2017年增加62天,“北京蓝”日益成为常态。
“特别是冬奥会期间的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了有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有几天的PM2.5浓度甚至出现个位数。联合国环境署高度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认为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王金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