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飞冬奥医疗救援直升机,来自密云的这8人因何入选?
滑雪运动员从山巅疾驰而下,左右腾挪间尽显风采,但同时也伴随着极高的危险程度。根据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雪上项目医疗服务保障特点,本届冬奥会启用了直升机作为应急救援力量。其中有两架贝尔407型号的医疗直升机来自密云,同时选拔了8人机组团队护航冬奥,执飞机长的飞行时间均超过2000个小时且有丰富的医疗救援经验。
在延庆赛区,洁白雪道建在崇山峻岭间,严寒的天气、风向变幻莫测的山风、时而出现的大雾天气……驾驶直升机快速平稳的飞行,可不是件容易事。“在各类飞行任务中,医疗救援是最难飞的。”参与冬奥直升机医疗保障团队的飞行员王茹介绍,除了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救援任务的不可控性更是对心理素质的巨大考验。“起飞时不知道具体的落点在哪儿,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在空中盘旋观察地形,接近现场时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合适的降落位置,为医护人员迅速开展院前急救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王茹说,如果打电话的人描述不清楚具体位置,还要低空飞行开展搜救,这需要极高的操作技术。
王茹来自密云机场的华彬通航,是国内通用航空领域开展专业医疗救援的机构之一,其运营的密云机场已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京津冀地区航空医疗应急保障救援首家训练基地。此次该公司参与冬奥会空中医疗保障的,共有两架贝尔407型号的医疗救援直升机,可搭载医疗方舱,随行的8人机组团队包含4名飞行员、2位维修人员和2位油料保障人员。
“挑选飞行人员时,既要政治思想过关,也要专业能力过关。”华彬通航副总经理罗婧说,入围“门槛”设定为总飞行时间2000小时以上,且执飞医疗救援直升机的经验充足,达500小时以上。“行业里,执飞时间超过1500小时已算是资深。”罗婧解释说,担任空中医疗救援的机长,不仅要飞行技术精湛,还要懂得跟医护人员的配合,比如飞行高度的选择上,既要保证飞行安全,不能飞得太低;也不能飞得太高,可能会导致缺氧。因此执飞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执行医疗救援任务的经验。
在这样的选拔标准下,华彬通航从全国各站点的65位达标人员中挑出了4位综合素质最佳的资深飞行员。“三人主要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执飞,一人主要在四川攀枝花地区执飞。”罗婧解释说,巴彦淖尔与延庆赛区的纬度接近,攀枝花地区的山区多,尤其是高山多,这4位机长均擅长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的飞行。
从去年12月中旬起,参与冬奥医疗保障的人员已开始进行冬季运行的专项演练,包括极端天气的山区飞行、极寒天气的故障应急处置等。如今,冬奥会的赛程已接近尾声,虽然王茹所在的机务团队目前还没有出动参与过实地救援任务,但她依然觉得很荣幸。“参赛的那些外国运动员、教练、裁判,都夸咱们中国的冬奥会办得好,特别自豪。”王茹说。
本稿图片说明:出发前,机务人员对医疗救援直升机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