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要闻|区域发展春风吹来满眼新

冬奥盛会即将落幕,京冀两地在春风中再次迎来新生。

筹办北京冬奥会,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筹办伊始,北京冬奥组委就与主办城市一起,研究制定与区域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遗产计划。这一计划,既有力保障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又为京津冀区域全面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牵引作用。

筹办六年多,各方逐步构建了筹办工作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协同提升的局面。这其中,京张两地交通基础设施相连相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互补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初见成效,张家口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冬奥筹办和本地发展的两份优异答卷完美呈现给两地人民,更实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区域发展的双赢。

张家口率先进入5G时代

张家口作为全国5G发展的首批试点城市,以筹办冬奥为契机,加快推进5G“新基建”建设,尤其是促进5G技术在智慧观赛、智慧办赛、智慧参赛、智慧产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在积极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同时,也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助力张家口市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在5G发展的带动下,张家口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张北云计算基地、经开区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核心产业园区。截至2021年8月,已有阿里、秦淮、腾讯运营等12个数据中心90万台服务器投入运营。

“冬奥有她”服务女性小微企业

“冬奥有她”公益项目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三年间为京津冀女性小微企业开展了3期培训,累计培训人数4256人,覆盖企业数约2100家。培训课程既包含品牌管理与营销、商务沟通与职业形象,金融财税、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基础核心内容,也涵盖冬奥机遇及冰雪产业发展、文旅行业及文创产品开发等行业内容。授课教师均为各行业优秀从业者和知名高校教师团队,同时根据女性小微企业主的需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针对性的讲座与培训。冬奥会后,这一项目将继续实施,在促进区域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京张共建北医三院崇礼院区

以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京张两地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特别是北京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支援张家口赛区,通过共建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不但保障了冬奥赛事的顺利举办,还提升了区域医疗综合保障水平,特别是运动创伤方面的保障能力。院区带动了整个张家口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随着专家和品牌效应的逐渐显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服务辐射半径不断扩大。未来周边五省区100至200个县级单位发生重大群体事件伤、运动创伤等都可以在院区实现救治。赛后,这里作为国际诊疗中心还将为周边雪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为崇礼地区冰雪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城市无障碍环境全面提升

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北京进一步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改善交通、住宿、商业、医疗、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城市相关运行领域的无障碍环境。筹办以来,冬奥场馆高标准的无障碍设施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样板。北京、张家口两地政府出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规划不仅为冬残奥会的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出行和生活体验。

延庆打造“冬奥人家”精品民宿

近几年来,延庆区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着力打造以“冬奥人家”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品牌。在政府有序引导和支持下,社会组织积极开展行业建设。市场主体创新“民宿+”业态,多管齐下,不但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还同时带动了民宿相关产业发展。2018年,延庆成功获批首批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截至2021年底,通过打造“冬奥人家”“世园人家”“长城人家”“山水人家”四大品牌,已打造精品民宿100余家、建成民宿小院376个,床位近4000张,遍布全区十五个乡镇,不但有力保障了冬奥赛时的旅游接待,也将为延庆区发展全域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京张高铁开通运营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加速了京张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步伐。该线路与同期投运的张呼高铁、张大高铁连通,北京至呼和浩特可在2小时20分钟左右通达,北京至大同可在1小时40分钟左右通达。这条人性、智能和绿色的高铁串起沿途一座座设计精巧、各具特色、庄重大气的车站,它的开通不仅满足了奥运保障需求,也对加快构建西北、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地区快速进京客运通道,增进西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人员的交流往来,促进西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滑雪队带动上冰雪

郎恩鸽是延庆海陀农民滑雪队的队长。成立滑雪队以前,他是一个延庆区地地道道的羊倌。2017年,他带领18名高水平业余滑雪爱好者成立了这支北京市乃至全国第一支由草根农民组成的滑雪队。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持续提升,他们当中有11人获得国际滑雪教练证书,1人通过国家滑雪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这支因对滑雪的热爱和对冬奥会举办的支持而诞生的滑雪队,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延庆区一支宣传普及推广冰雪运动、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冰雪产业的重要力量。

更多内容尽请关注冬奥会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