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故事|50后志愿姐妹京腔说冬奥
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冬奥志愿服务站点,有一对50后姐妹志愿者特别引人注目。姐姐赵学军是一名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的五星志愿者。妹妹赵学杰则是头一次参与奥运志愿服务。两人用地道的北京话和北京人的热情向走过路过的游人说北京、说冬奥。
资料图 新华社发
一身志愿蓝,手里拿着冬奥宣传册页,看见有人驻足,赵学杰主动上前搭话。“我是冬奥志愿者,这里是大栅栏街道的冬奥志愿服务点,您可以和冰墩墩展板合影,也可以听我们给您讲讲冬奥知识和大栅栏的掌故。”而早在半个多月前,赵学杰远没有如此熟练大方。
赵学军家姐妹三人,她是老大,赵学杰是小妹。早在城市志愿者招募时,作为小妹的赵学杰略带支吾的向大姐提出了想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想法。“服务冬奥是好事,你怎么还犹犹豫豫的?”赵学军问。原来,想到大姐经验丰富,赵学杰感到自己经验不足,怕一旦上岗干不好,拖了大姐的后腿。听了妹妹的话,赵学军拿出大姐风范,“咱俩一起执勤,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带你,别怕。”
就这样,姐妹俩报名成为了大栅栏街道冬奥城市志愿者。1月23日上岗第一天,大姐变成了“师父”,手把手教起了妹妹。“先把报纸铺在门口,人进出就不打滑了。所有的册页、宣传品按照类别码好,我点一遍数,你再点一遍。”
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姐俩的工作更多转到了站点门口的街面上,向过往游人发放材料,宣传冬奥。几天下来,赵学军发现,刚刚“出师”的妹妹居然比自己发出的材料更多。
赵学杰是个有心人,她发现在宣传冬奥的时候,不少游人向她打听大栅栏的景点和掌故,一个想法顿时涌上心头。“我们的站点就在党群服务中心,里面就有介绍属地的小手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自己通读了好几遍。”
喜欢听自己讲解的游人多了,赵学杰把这些小手册加入了宣传材料中,遇到感兴趣的游人,她都会送上一份。“冬奥宣传册页后面有北京地铁全图,加上这个小册子,您听我讲完以后就可以畅游大栅栏,逛逛北京了。”
两姐妹说,能够双双成为冬奥城市志愿者特别荣幸,将会用地道的京腔和饱满的热情,为北京冬奥会增光添彩。
更多内容尽请关注冬奥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