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讯:读懂广州·老广州说 | 计量工具见证千年商都繁华

计量,如同阳光、水与空气,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经济生活的基石。科研创新、工业制造、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乃至高品质生活,都离不开计量。

“老广州”谢旭与计量结缘40多年,退休后仍参与编写广州计量史、《广东计量史(1949-2009)》,对广州乃至广东计量历史了解很深。从过去贸易结算主要用到的度量衡,到工业生产离不开温度、电学等的测量,谢旭认为,计量史就是一部社会经济发展史。

谢旭


【资料图】

其人

因“数学好”入门 与计量结缘40多年

今年74岁的谢旭是名副其实的“老广州”,接受采访时,他更爱被称呼为“谢工”。1968年11月,高三毕业的他响应号召,到了海南橡胶农场。直到1976年,当时的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举办计量中专班,到海南招生,“那时候不知道计量是何物,但听说需要数学基础好的,我当时已任农场学校的数学老师,便争取报名。”谢工说道。

之后的四十多年,谢工一直坚守在计量行业,从未离开。从中专班毕业后,谢工进入当时的广州标准计量所(现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为广州计量院)工作直至退休。工作期间,参加了1977年高考,报读的专业是当时计量最前沿的方向——无线电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后,又重回单位,开展时间频率课题研究和检测工作。其“标准频率检定装置”“频率自动测试系统”两项研究成果获得广州市科研成果奖。1997年底,当时的政府部门大力打击出租车计价器作弊,他作为技术的总负责人,向包括央媒在内的各大媒体介绍从技术上如何防止计价器作弊行为。

2008年谢工退休了,院领导留住了他,编写广州市计量史。之后,又参与广东省计量史的编写。“我曾听过老师傅谈20世纪四五十年代广东度量衡的见闻,又曾经亲身经历过广州、广东计量的困难时期与腾飞阶段,有信心有能力把广州、广东计量史编写出来。”谢工说道。之后在近四年时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广州、广东的计量史的编写上。

“计量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创新也离不开计量。”谢工说,计量就是获得准确数据,没有计量也就无法获得高精尖的技术参数,社会发展也无从说起。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计量的发展,从而了解经济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计量史就是一部社会经济发展史,广州计量是广州商贸、工业、科研等高速发展的有力促进者和见证者。”谢工说道。

最初,谢工负责的是广州计量史的编写。为了做好编写工作,他绞尽脑汁,连闲聊散步都想着怎么搜集资料。谢工说,在与单位里的档案人员交谈中,得知单位文件柜顶有一堆“旧物”,他马上找来打开一看,如获至宝。“里面有着20多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单位的年度工作总结,以及大量的政府文件等历史文档。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计量工作,都是珍贵的计量历史物件。”还有,他一次路过广州文昌路,在一家路边小摊里,看到了两块腰型铜砝码,基于职业敏锐性,马上买了下来,“腰型铜砝码出现于清朝中晚期,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不少商家使用这种砝码进行贵重物品交易。”谢工说道。

谢旭从文昌路的路边摊买回来的腰型铜砝码。

由于谢工等人交出的广州计量史文稿十分完整、丰富,2010年谢工又加入广东省计量史的编写团队当中。他与编写团队一起,跑遍了全省各地市的计量机构、大型企业,挖掘了更加丰富的文史资料。

省计量史的编写组还泡在省档案馆,翻阅了一切与计量有关的资料。一开始,有价值的资料当场复印。后来,干脆买来单反照相机,把有关的参考资料都拍成照片。三个月下来共拍了近五万张照片。谢工在家中逐张照片翻看,把有用的资料都以文字摘录在电子文档里保存,并标注了资料来源。

如今,广东计量史编写已经结束多年,从2011年至今,谢工仍在为参加注册计量师考试的“计量新人”讲授相关教材辅导课。最近,他把自己保存的计量历史原始资料全部交给了广州计量院,“我把东西交给院里,希望能妥善保存,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谢工说,计量是一门以研究国家量值准确可靠和计量单位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技术科学,随着广州工业和科技发展,广州的计量工作将以更加蓬勃发展之势腾飞。

其言

自古对外贸易频繁 广州计量技术领先

广州日报:您认为,广州计量是广州变迁的见证者,具体是怎么体现的?

谢旭:在古代,计量被称为“度量衡”。可以说,三者之中“最核心”的就是衡,即砝码,因为贵金属的质量测量就是用到衡,所以古代的砝码称为“权”。历史上“度量衡”不仅仅是一般的技术活动,更是皇权、主权的象征。

到了现代,“度量衡”的内涵已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从而产生了“计量”的概念,测量的维度也拓展到温度、电学、无线电、理化、光学、医疗仪器等。以我所在的广州计量院为例,它的每次更名和机构改革,都是广州经济转型的反映。1951年广州市度量衡检定所正式成立,当时隶属于工商部门,主要服务贸易结算。到了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广州市标准计量检定所,隶属于当时的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计量逐渐转变为工业和贸易服务。由于工业发展需要,计量检定所增加了温度、电学的部门。上世纪80年代末,广州市计量所更名为广州市计量测试所,除了承担法制计量检定、样机型式试验、计量器具校准等外,还承接了国家、地方等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计量仪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项目等科学研究课题。

如今的广州计量院,已建成国家光电成像及显示产品质检中心,还在筹建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服务广州先进制造、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广州有全国首座室内50米激光基线,可以对各种测距仪、跟踪仪等大尺寸和长距离测长仪器进行精密校准和检测。

广州日报:您花了4年时间,先后参与编写广州市计量史和广东省计量史,您认为广州计量在广东的地位,乃至全国的地位是怎样的?

谢旭: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广东计量史,以广州计量史为主角,广东省第一位计量工程师来自广州。上世纪50年代,广东省佛山、江门、惠州等6个地市进行计量检定员培训,省里相关管理部门都是委托广州进行培训。接受培训后的检定员又回到各自地市培训更多的检定员。可以说,广州是“老师的老师”。

广州计量技术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与广州经济体量相匹配。1953年,广州市度量衡检定所作为国内6个主要城市的代表之一,出席了当时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的砝码和度量衡检定规程研讨会。广州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天平检定规程草稿,提出了6个当时十分专业的技术问题。后来,国家以广州的方案为蓝本,制定了国家天平检定规程。为什么广州能这么早就能提出这些专业技术要求?一是因为广州自古以来对外贸易频繁,涉外贸易结算要求高,必然要求计量技术水平也要提高。在贸易结算中常用的贵金属,需要用天平来衡量,而不是普通的秤。天平在广州使用较多,计量人对技术要求的体会也特别深刻。二是广州的老计量很敬业。

还有,对进口测量器具的“校准”最早也出现在广州。20世纪50年代,我国鼓励华侨从国外带回游标卡尺等,以满足国内工厂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的需要。广州市五金站收购了华侨等大量的万能量具后,需要把这些进口万能器具进行修理、检测、出证,然后批发给省外。广州计量所进行了进口计量器具的修理、调试工作。有的万能量具经修理仍不合格,会只发“实差记录”不发合格证,准予在市场出售。当时的“实差记录”,与如今的“校准结果”极相似。

广州日报:作为“老计量人”,您觉得广州计量技术有了哪些日新月异的创新和发展?

谢旭:编写计量史的时候,我搜集到一张检定员蹲在大楼过道里检定热电偶的老照片,当时因为温度高,不便在实验室内操作。而现在,热电偶检定实验室是全新的、智能的,工程师坐在开着空调的操作间,通过屏幕,就能操控检定全过程。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广州计量技术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在长度测量上,广州有全国首座室内50米激光基线,可以对各种测距仪、跟踪仪等大尺寸和长距离测长仪器进行精密校准和检测。2007年落成的时候,可以说是华南地区大长度测量的最高标准。在极小值方面,广州已经实现微纳米尺度的测量。比如广州计量院研究开发了“微纳纤芯显微干涉溯源系统”,能实现非接触微纳米纤芯的表面形貌重构与快速测量,具备纳米级测量分辨率,研制的光纤器件实现中光纤端面微纳米计量特性校准,并主导起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采访手记

一生只做一件事

接受采访时,谢工谈到的一些细节让人看到广州计量人的认真执着和一丝不苟。比如谢工说,整理文件柜上的“旧物”时,看到每一年的工作总结都整整齐齐地存放着,重要的政府文件都没有遗漏;又比如广州计量人提交的天平检定规定草稿,用毛笔字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几页纸。这些无不反映着老计量人的认真。

在谢工身上,记者也看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认真。他四十年如一日,只与计量打交道,不论是在业务岗位还是管理岗位都全身心投入。编制计量史搜集的原始资料,一份一份地归档,有条不紊。得知采访,还特意把其中有用的材料拿出来供记者参考。正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广州计量人的扎实与投入,才让广州计量技术不断推进,助力推动广州创新与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