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中关村这张改革创新的“金名片”擦得更亮?提出了5方面14条意见建议

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开展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是北京的历史责任,也是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机遇。如何把中关村这张改革创新的“金名片”擦得更亮?今年市政协首次开展学研究型专题协商,成立联合调研组,围绕“推动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提出了5方面14条意见建议。

作为首次开展的学研究型专题协商,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进行了前沿的学宣讲,召开情况通报会,利用学座谈小组活动组织委员学交流,推动委员了解形势、吃透政策,开展“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读书学,邀请高水专家团队导读,共702位委员上线交流,打牢履职建言基础,调研组还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的调研考察,邀请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北京海创产业研究院等科技界、科协界的专家召开专家协商会,邀请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百度集团、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高技术实验室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市情企情,力求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

调研显示,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促进在京高校、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等若干先行先试政策,3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关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813家,占全市比重超过56%,占全国高新区比重13.8%,位居全国第一。独角兽企业达102家,全球仅次于硅谷、纽约,位居全国第一。

在科学总结成绩的同时市政协联合调研组也客观分析问题,总结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内涵特征,对比分析后提出,中关村仍存在有效科技成果较少、专业孵化能力不强、人才国际化程度较低、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投入低、关键设备国产替代任务艰巨等问题,在创新源头上制约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建设。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是关键。调研组提出了5方面14条意见建议,呼吁建设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多种科技力量集中攻关的创新联合体,采取联合研究、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研发专项等方式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切实做好“从1到10”“从1到N”的加速。

调研组还建议,要进一步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精准赋能创新企业成长,建立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企业双创台和示范基地等孵化机构相互合作、协同创新的多层次、精细化的“深度孵化”体系,精准赋能加速创新型企业成长。要推广转移转化新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可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工程和技术创新中心,构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在符合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动“前店后厂”创新发展模式,让科研成果就地实现产业化。(记者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