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将在下月回归

大洋网讯 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将在今年农历二月十一回归!作为广州地区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每逢活动举办都引来万人空巷,人们喜气洋洋、呼朋唤友,相约来到南海神庙参加民俗活动。

如今,在穗东街庙头社区,街坊们正忙着制作工艺品波罗鸡和波罗粽,阵阵粽香,似乎飘来了盛会即将到来的气息。

“我今年准备了上千只波罗鸡,已经有好多人预订了,相信今年的气氛一定会很热闹。”黄埔区非遗传承人叶美英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手中的活不停,一点点把真鸡毛黏到“鸡身”上。不一会工夫,一只栩栩如生的工艺品“波罗鸡”便诞生了。


【资料图】

据介绍,波罗鸡是“波罗诞”特有的工艺品,由于在庙会期间出售,因此叫波罗鸡。广东人对鸡,一向赋予特别的意义,因为“鸡”与“吉”近音,象征吉祥。“游波罗”的人们就买波罗鸡回去,图个好意头。

叶美英介绍说,“波罗鸡”的制作工艺非常烦琐,总共有36道工序。从鸡模到鸡脚、鸡翅、鸡嘴、鸡冠,每个步骤都十分复杂,所需材料包括硬纸、鸡毛、稻秆、颜料等,再一点点手工黏上去。叶美英只要空闲下来,都要为这场盛会做准备。但一年下来,最多也只能做出千只左右的“波罗鸡”。

黄埔区非遗传承人叶美英制作的波罗鸡

为了今年的盛会,叶美英和丈夫日渐忙碌起来。因为做“波罗鸡”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她不仅要做工艺品,还要参加各种非遗传承活动。对她来说,忙起来是最好的事,这也意味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

在庙头社区的张氏大宗祠里,阵阵粽香引人驻足。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罗粽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玉彩正和亲朋戚友一起包波罗粽,因为要准备5万只粽子,是以往的两倍多,她要更加努力为盛会做准备。

波罗粽的来历有许多说法,有一首打油诗如是说:“我到庙会卖鸡头,你用门匙开锁头,家中有粽在镬头,要吃粽子坐炕头,食完饮茶润润喉。” 相传过去每逢“波罗诞”,村民忙着看大戏、观杂耍、逛庙会,无暇招呼前来拜访的亲友。于是村民就想出办法,在庙会开始前蒸好一大锅波罗粽,亲友来时把家门钥匙给亲友,嘱咐他们饿了就开门取棕吃,久而久之,成为习俗。

陈玉彩和亲朋戚友一起包波罗粽。

陈玉彩是从外地嫁到黄埔的,学会制作波罗粽后,手艺越发纯熟,后来还获得了黄埔区首届“巧姐制作波罗粽大赛”一等奖,并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她说会继续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无论是波罗粽还是波罗鸡,背后都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前每逢千年庙会或者端午节,庙头村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卖粽子,场景十分壮观。现今,对于许多村民来说,包波罗粽、买波罗鸡,不仅是一种习俗,还寄托了一种乡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