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不为人知的云顶兴奋剂检查站

“我们团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近距离接触了几乎所有在云顶获得(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前三名的运动员,但是我们既不能要签名,也不能要合影,因为运动员是我们最大的利益相关方。”云顶场馆群兴奋剂检查站经理高山笑道。

虽然不能以个人名义索要签名,但兴奋剂检查站门口的签名墙却是“星光熠熠”。据悉,冬奥会期间,获奖运动员的签名足足签满了两大张特制的“签名纸”,而冬残奥会期间,签名墙上赫然可见“纪立家”“耿焱红”等运动员的名字。

(云顶场馆群兴奋剂检查站经理高山介绍运动员签名墙)

云顶场馆群的兴奋剂检查站地处A场地和B场地中间的一条重要流线上,毗邻医疗站和在冬残奥会期间由奥林匹克大家庭改造而成的轮椅和假肢维修中心。赛事期间,云顶的赛道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观众席和赛场上的欢呼声不绝于耳,而不远处的兴奋剂检查站大有“闹中取静”之意,从事兴奋剂检查工作的团队也略带“神秘色彩”,他们的工作并不为外界所熟知。

(志愿者在比赛结束区通知受检运动员)

早在赛前,高山就与住宿保障团队沟通,兴奋剂检查团队的志愿者们不宜和其他领域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安排在同一家酒店。首先,参与兴奋剂检查工作意味着工作时间不确定,一般结束较晚——比赛结束后才能开始检查工作;其次,团队将与外籍人士频繁接触,出于防疫考虑,不宜与其他团队混住。

“大家朝夕相处,关系非常融洽。”作为“双奥人”的高山回忆道,“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团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需要每天从住所或学校前往场馆工作。这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非常特殊,我们的团队得以更加了解彼此。”

(北京冬残奥会兴奋剂检查团队)

兴奋剂检查团队十分年轻,由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经理高山是一名来自上海的飞碟射击教练,兴奋剂检查官有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骨干,也有来自韩国、考取兴奋剂检查资质的英语老师;志愿者们是来自华北理工大学各个学院的“学霸”,以及医学部和外语系的两位老师。

“我们的工作是非常严谨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流程,并且有时间记录和签字记录。”高山介绍道,“这样既是保护运动员,保证竞赛公平,也是保护我们自身。”云顶场馆群的兴奋剂检查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反兴奋剂组织、世界反兴奋剂中心等单位的一致肯定。

(领队向各参赛代表队介绍冬残奥会赛时兴奋剂管制要求)

“志愿者们负责从赛场将获奖运动员指引到检查站,然后我们会详细告知,需要尿检、血检,还是两者都需要。运动员自己从三套检查器材中选择一个,确认原本是密封状态的。随后,我们要确保亲眼看到检查样本由运动员体内排出。取到的样本至少要达到90毫升,在A、B瓶分装,A瓶中的60毫升样本将被送到北京的监测中心进行检测,B瓶中的30毫升样本将封存10年,以备后续检查。”检查官李培红对于取样程序早已烂熟于心。

(云顶场馆群兴奋剂检查站经理高山和检查官李培红展示检查器材)

“运动员来做检查的状态差异特别大,得了金牌的运动员肯定是非常高兴,但是如果在比赛当中发挥得不好,我们也会尽量去安慰。”兴奋剂检查团队志愿者介绍,“感觉(发挥欠佳的)运动员走出我们屋子的时候情绪会好一些。”

“柜机里冰镇饮料的码放顺序是我们为冬残奥会特意安排的,各种高度的运动员,包括坐轮椅的运动员,都可以很方便地拿到他(她)想喝的饮料。”高山指着柜机中交错放置的碳酸饮料、功能型饮料、果汁和矿泉水说道,“我们想用细节去温暖运动员们。”

关键词: 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