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位北联大特教学生登上闭幕式,其中有位击鼓追梦的“白天使”
13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36名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大学生组成了一支表演团队。他们中,有击鼓追梦的白化症男孩,有用音乐治愈生活的视障者,也有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健全人。他们向世界传递着残健融合、团结互助的美好心愿。
36位北联大特教学生合影
敲击梦想的“白天使”
在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熄火环节,一位大男孩站在聚光灯中心,他敲击鼓面,舞动鼓槌,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他叫王得江,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在闭幕式表演中负责演奏定音鼓。
王得江练习定音鼓
打鼓算是王得江的“老本行”。13岁那年,一次偶然的表演机会让他接触到了中国鼓。“演出结束后,我听到台下传来为我响起的掌声,心中涌起一股暖暖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敲得还不错。”王得江腼腆地说。在闭幕式上,他演奏的是定音鼓,多了一个需要用脚踩踏板来控制音高的技术。
王得江
“其实鼓也有‘跑调’一说。”王得江解释,定音鼓的鼓面上标有一圈音标指针,演奏者根据音标指示,调整脚踩踏板的深度,从而达到调音的效果。“这是健全者的演奏方式,我看不到音标指示。”王得江因为白化症导致低视,只能通过残余的视力分辨物体的颜色和轮廓。“我看不清稍远的文字,边看谱子边打鼓对我来说是个难题。找准打击位置也不简单,敲打鼓面这一块会发出最好听的音色。”他指着一处巴掌大的位置说,我总容易打偏,不是太靠鼓心就是离鼓边太近。
为了调准音高、敲准位置,王得江跟随老师从最基本的发声原理开始学习,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我发现,敲击点离鼓心越近,鼓声越闷,缺乏共鸣,如果敲到靠近鼓边的位置,声音也会变得不饱满。”于是,在每次排练中,王得江都会格外留心,用听觉来感受和记忆每次敲击鼓面的声音。
去年12月起,王得江开始了定音鼓的训练。随着冬残奥会闭幕式的临近,排练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披星戴月地往返于学校和鸟巢之间也成了常事,而他的鼓技也一次次排练中愈发熟练。看不到音标指示,他就一遍遍感受脚踩踏板的深浅和力度;找不准位置,就边敲边听,直到一伸手臂就能在鼓面敲出最好听的音色;不能边敲鼓边看谱,就提前把音符和节奏背下来。“哪有什么窍门和技巧,我和其他健全者一样都是从头学起,只不过需要花更多时间,用自己的方式而已。”
用音乐治愈生活
今年2月18日,联大特教学院学生陈旭接到通知,在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与其他三位残疾人艺术家一同演唱歌曲《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这是陈旭第一次站上大舞台,惊喜之余,他很快投入到了演出的准备工作中。
陈旭正在练习歌曲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熟练掌握英文歌词的发音,陈旭总会在裤兜里揣着一张打印好的歌词,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边看边念。“我还用翻译软件把每个单词的发音和解释都查了个遍,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给歌曲注入感情。”陈旭拿出这张被反复翻折、磨出毛边的歌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音标、词意、重音符号。“那段时间,排练间隙、吃饭休息时、睡前,我都会插着耳机循环这首歌。”
很难想象,这位努力的大学生是一位患先天性白内障的视力障碍者。“就像高度近视一样,我看不清远处的事物,但纸上的歌词离近一点还是可以看到的。”陈旭说,视力障碍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些不便,但绝不会成为追逐梦想的绊脚石。“只不过是比健全者学得慢一点,需要多下点功夫,这些困难在梦想面前都很渺小。”
其实,陈旭算是半路出家,在学习通俗演唱前,他曾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朋友们都开玩笑地说我是体育届的歌王。”15岁那年,他因伤放弃运动,但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学习音乐。去年,他考入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医学与音乐学系,学习通俗演唱。“音乐就像一束光照进我的生活,陪伴我走过孤独和迷茫。”
“我是你的眼”
在本届冬残奥会闭幕式上,该校共有36名学生参与演出,其中25名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10名学生是健全人,还有1名是听障大学生。“这意味着健全人要更多的发挥作用。”教育康复专业学生张野说,经过多次排练,自己已经熟悉了鸟巢的环境,但视力障碍学生依旧会感到不安。“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他们会失去方向感,需要帮助。”
健全学生帮助盲生整理发型
于是,从校门口到大巴车的路上、从台侧走上舞台时、从休息室到换衣间的途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组合在一起,手挽手或搭着肩膀前行。“其实我们学习过标准的导盲姿势,他们要在侧后方握住我们的手臂行走。不过我们都是好朋友,所以不用这么拘束。”张野笑着说,在排练中,自己和许多同学都成为了朋友。“他们乐观、坚强、好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在闭幕式中,25名视力障碍学生是演出的主力,10名健全学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做他们的“眼睛”。“对于视障同学来说,在舞台上站定、转身面向观众、与左右同学保持一定间距都不容易。”张野说,在队形编排时,他们会穿插分散在视力障碍学生中间。“我们还会私下约定小‘暗号’——走到合适的位置时,悄悄捏一下他们的手,或者轻轻地推拉,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找准位置、调整间距。”
面对闭幕式重要艰巨的表演任务,同学们难免会喊累。10名健全学生又化身“知心朋友”,陪伴左右。“他们要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但依旧保持微笑,让我很佩服。”张野说,这就是“残健融合”的意义,我们一起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也一起收获掌声、迎接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