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城记·观察 | 出境游因疫情受阻,大牌奢侈品“墙内香”
出境旅游因疫情受阻,中国消费者的海外奢侈品消费向国内转移。
根据贝恩数据近日最新显示,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境内奢侈品销售迎来强势反弹。奢侈品更是加大在中国内地投资,广州、上海等地都有新店逆势开张。
同时,喜欢到中国香港自由行购物的消费者,也因为通关的限制,将消费目光转移到香港商家在内地开设的店铺上,为了稳固内地顾客客源,香港商家也推出更优质服务和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有专家预计,在出境旅游恢复正常之前,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港澳商品的需求会继续增加,相关产品也会在内地市场取得较大增长。
香港在内地开设门店,经营状况稳步增长
“受疫情影响,无法到香港自由行,之前在香港买的化妆品已经用完,现在只能转到香港商家在内地开设的店铺里购买了。”广州市民罗小姐说,幸好有的香港产品也在内地同样有售,因此在广州也能方便买到所需的产品。她也发现,越来越多香港货品,也通过香港商家在内地开设的店铺里出售,让不少未能自由行的消费者更加方便购物。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走访发现,越来越多香港货品,出现在广州商场和购物中心。在环市东路商圈广州友谊商店,港货一直都受到消费者欢迎,来自香港的食品和滋补品,需求量相当大。
数据显示,近年来香港在内地开设的门店,经营状况都稳步增长,特别是扎根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门店,增长速度更快。“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回报也是令人鼓舞的。如今,门店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同店增长超过市场平均值2位数。”万宁中国内地总经理胡子冠谈及最新的市场状况,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表示,过去两年,虽然市场环境充满艰难险阻,但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这两年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展现出了更多的商机与机遇,目前公司的线下业务网覆盖了大湾区主要城市,见证了大湾区发展日新月异,总体业务都逆势增长。
胡子冠特别看好大湾区各大城市,除了将公司在内地的总部设置在广州,今年更将公司连续举办了十一年的拳头项目“健美赏HBWA颁奖盛典”首次移师广州地标“广州塔”举行,在广州宣布了多个引领行业风向标的最新政策和动态。他说,香港品牌和产品非常受大湾区消费者欢迎,不少新潮产品、健康母婴、个人护理等多个品类的热销爆品,不仅是消费者争相收藏的“种草”清单,同时也已成为当年行业的风向标,引领行业风尚,“我们会继续看好广州等大湾区城市,采用更智慧化、更有亲和力的第四代门店,继续全渠道扎根大湾区,加快覆盖大湾区城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进入后疫情时代,出境旅游受限,如何找到零售业的突破口,实现可持续创新的发展之路,是行业普遍关心的话题。香港商家加快在内地城市布局,坚持自己的定位并保持自我创新的能力,聚焦自己的顾客群,通过最新手段及时触达并满足顾客期待,这样的模式是有生命力的,相信能在当前机遇下乘风破浪。
过去一年,广州密集迎来国际品牌的进驻落户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在去年27%的高增长基础上,将录得25%的增长至5200亿元。在广州,奢侈品销售热度也持续不减,有奢侈品更是在广州加开门店,以迎接年底的消费高峰。有购物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疫情之下,奢侈品销售在迎来增长的同时,也带旺其他业态联动增长,购物中心有望在年底销售旺季中实现较大增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在全球奢侈品市场遭受重创,萎缩23%的大背景下,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却逆势上扬48%,达到3460亿元。今年该情况更进一步增长至5200亿元。
在广州,奢侈品销售最为集中的太古汇,各门店外始终有排队等候进店的消费者。事实上,该情况自去年以来就出现,由于受疫情影响,出境旅游受阻,因此消费者都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包括奢侈品在内的境外货品,都实实在在风光了一把。
今年,这股境外货品受热捧的增长势头有增无减。就在上周,某奢侈品牌就高调在广州珠江新城商圈新开限时店。由于市场需求增长,让购物商圈的位置也供不应求,因此奢侈品牌也不再顾及太多因素,选择了直接又有效的限时店模式。
商业分析机构分析师梁荣德认为,奢侈品牌限时店亮相,反映出国际品牌对广州商圈的喜爱,也是对整个广州市场的认可,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和正向的趋势。
事实上,广州在过去一年就密集迎来了国际品牌的进驻落户,全球知名的玩具商乐高,就将全球最大的旗舰店落户广州正佳广场。乐高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黄国强说,广州有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有着优质的消费潜力和城市竞争力,新店引入了全面互动式新零售模式,将成为全球地标级的玩乐打卡点。
广州K11自2021年7月也已经开始第一轮品牌升级。“新常态下,随着消费行为的改变和升级,商业零售空间和潜力不断增大。在新消费新常态下,中国新一代消费者更年轻、更具国际视野、更个性和科技驱动化。”
K11高级副总裁兼南区负责人邹郁表示,过去的2020-2021年财年,内地K11购物艺术中心实现了销售额65%的强劲增长。“从数据上看,消费一直在增长,尤其是疫情后的销售增长恰恰反映了广州人的真实消费能力,我们对广州未来保有信心。”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