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云端科技+非遗文化,让青少年大开眼界
大洋网讯 地标广州塔,关于它,迷人的不仅仅是外表,内在的科技之光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拥有五个世界第一加持的广州塔,在昨日悄然迎来了一群小精灵,他们是首批“广州塔.云端科技+非遗文化”研学的学员,每个人都瞪着求知的小眼睛,参加粤港澳青少年“珠水同源·强国有我”系列科技研学计划活动,首站城市穿越师来到“广州塔·一塔阅千年”。“双减”政策之后,我们看到了作为教育第三阵地的校外科学素养教育带给孩子们的惊喜、欢乐和兴趣激发。
孩子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广州塔一楼大厅的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珠水同舟”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展,该展览汇聚了湾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展现出同根同源的珠江流域大湾区各城市既独特又有底层紧密联系的人文精神内涵。
徐华宁老师从“与子同袍”的香云纱染整技艺到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工艺,再从“精工匠作”的石湾陶塑技艺到一代极品的广府牙雕,最后从“粤韵悠扬”的南音说唱到热烈奔放的舞龙醒狮,短短时间把分布于粤港澳各城市的非遗技艺和文化传承进行了生动介绍。
最后徐老师还引用了《广州日报》曾提出的四个字“衣用娱俗”来总结了粤港澳的非遗文化,用遍布一致的非遗文化来印证了粤港澳人民依水而生、因水而聚、文脉相通、同舟共济。
其后孩子们在广州塔观看广州各处景观,同时,老师从任嚣城到各朝历史都城再到当下城市发展变迁做了清晰讲解。通过讲解,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北京路曾是南海和番禺的分界线;塔下一片繁荣的天河区名,来源于一个旧机场;广州古时虽被称蛮夷之地,却也是有着2200年史书记载历史的古城。这让孩子们对自己所生活所热爱的城市,又产生出多一层的亲切感。
在科普环节,孩子们除了在海底通道般的世界里了解到能制作现实隐身衣的OLED为何方神圣,还对着能保障小蛮腰屹立不倒的主动质量阻尼系统亲自搭建了一番自己设计的高层建筑质量阻尼器。
位于小蛮腰顶部形似双鱼的消防水箱可正是广州塔防风抗震的法宝,它也是广州塔的五个世界第一之一,在塔桅结构的建筑中,600米高的塔顶可允许的横向摆幅是3米,而广州塔的“双鱼宝箱”让塔顶的最终实现摆幅在强风之下也仅只有1.2米,有了这个神器,台风“山竹”也只能绕个圈逃跑了。孩子们虽然无法设计出精密的阻尼系统,但通过对阻尼原理了解,也搭建出了仿真阻尼器模型。
活动组织方城海文旅与思迪星科教负责人表示,对于这样能让孩子增长见闻,激发兴趣,玩中学,学中玩的研学旅游活动,将越来越多地成为未来孩子们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的方式方法,让更多地家长和孩子乐在其中。
“此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包含了人文历史、非遗传承、科技讲解和实操,让小朋友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知识和动手实操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真实社区环境中,发现我们身边的未知,建立起科学探索世界的基础逻辑和方法,树立文化自信,最终发展出自身有竞争力的优势能力,成为可以撑起未来中国的脊梁。”负责人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通讯员: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