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赵细康:绿色真正成了“一带一路”底色
大洋网讯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正在广州进行,12月3日上午,“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研讨会“绿色创新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研讨会主题,从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绿色创新发展如何消除不平等、减少贫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环境问题;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合规问题等议题发表主旨发言、展开自由讨论,凝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智慧。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赵细康表示,绿色真正成了“一带一路”底色。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要举措。
要实现绿色发展并不容易。赵细康指出,目前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克服的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差异大,其中人口基数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强大的内在发展诉求,使得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难度加大;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生态敏感和脆弱区、世界遗产地、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或关键物种的栖息地;第三是如何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能力。沿线国家目前普遍存在资金、人才、技术不足的问题;四是如何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规则融合。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绿色转型?赵细康认为,重视沿线国家的发展诉求是基础,“抛开发展谈环境保护脱离现实根基”。其次,要强化共建项目的风险管理,巩固共建成果,要强化项目指引,融合投融资的规则,实现“软联通”。“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融资规则要在现有伙伴国家规则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寻求更高水平的融合。同时,要增强项目与东道国长期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融合,使其既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同时又符合市场规律。”
此外,还要扩大技术的外溢效应,助力伙伴国家共享绿色经济的红利,包括搭建更多的技术交流和转让平台,使伙伴国家可以以低成本便捷获取绿色低碳技术,以及及时总结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经验,尽快惠及以及沿线国家。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