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12场平行研讨会同步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作现场演讲。
大洋网讯 12月3日,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12场平行研讨会同步拉开,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等“云”聚广州,热议中国现代化新征程、国家数字化转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富裕之路……为百年大变局中的世界走向把脉定向,为探寻互利共赢发展建言献策。
一场场“高浓度”的思想盛宴在凝聚共识同时提振信心。那就是,包含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崛起的历史要求,又包含发达国家再发展要求的,具有全球包容性和高远前瞻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将构成、必然构成。
中华文明涵养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
“如果不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了解现在中国。”英国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的儒家价值观、国家和社会之间独特的关系、诸多的社会规范等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中国的治理方式在两千年来表现出了惊人的连续性,远超任何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在于有能力反映和阐释中华文明。
“中国自1949年以来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马丁·雅克说,现在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要团结。
国创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中国共产党是无我的新型文明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追求的不是政党竞争,而是合作、协商,共同把国家建设好,共同把民族复兴大事办好。
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王晓鸣看来,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沃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最深厚的环境。
王晓鸣表示,中华文明涵养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发展提供丰厚滋养;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格,支撑和推动伟大事业。
王晓鸣还认为,中华文明启发了中国共产党的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和启发,非常重视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中华文明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开放包容,中华文明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共产党吸收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积极与国际互联互动。
加强智库交流创新 解读中国发展“密码”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自称“老潘”,在会上幽默讲述了他30多年来在中国生活的“不见外”故事,从多个基层游览经历和角度作了中国故事的生动演绎。
潘维廉在社交媒体上十分活跃,积极地拍摄关于中国各地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和几十年来的城市面貌变化。他说:“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不把中国故事讲好的话,那么许多外国人就会继续以错误的方式去传播关于中国的故事。”
如何满怀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则认为,要加强智库之间的交流创新,解读中国发展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解码中国奇迹背后的文化密码。“我们要构建合理的阐释框架和叙事体系,创造内涵深刻、充满活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在孤立中繁荣,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在交流中影响和丰富彼此,并在兼容并蓄中大放异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伊琳娜·博科娃认为,丝绸之路讲述的是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的故事,“一带一路”倡议将挖掘这一遗产的潜力,创造发展繁荣的新机遇,塑造出更包容、和平以及崇尚多样性的社会,“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中国为保护遗产,助力文化发展和社会包容所做出的坚定承诺。”她也坦言,很荣幸在2014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期间,见证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成功申遗。
数字化促成中国经济跨越发展
李君如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平行研讨会上提出,“一个信息化,一个市场化,一个经济全球化,这三者产生化学反应,就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李君如说,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这“四化”角度对理解中国新征程至关重要。数字经济、智慧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形态。“尤其是世界疫情的大考验中,像我这样不用微信的人,也不得不用微信里的健康码功能。”他笑说,“还有网络上课,老头老太太都要进入数字化了。”
更加重要的是,要理解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迎来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没有传统经济惯性所带来的沉重包袱,中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比如二维码的推广应用、系统完整的信息系统、高速发展的通信网络,构筑起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快的产业更迭速度。
数字中国建设,也是全球合作的新机遇。“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紧密联系的。”李君如指出,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全球化,通过数字化来开辟现代化新征程,这个大战略已经确定。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与世界分享数字经济成果。
三个数字时代的制造业故事
“说起数字化,人们谈论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乃至元宇宙,但我更关注数字化对生产方式的重构。”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华信研究院院长刘九如现场分享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读懂中国”开幕日他与广州番禺一位官员的交谈。疫情冲击经济,番禺一家快时尚公司却逆势发展,让广州服装供全球。“这离不开广州服装供应链资源整合的数字化平台。”
也是在“读懂中国”会场,三一重工的负责人跟刘九如介绍,疫情阻隔物理联系,却让数字联系得到加强。“因为我们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机械设备进行远程诊断,判断什么时候需要更新零件、维护设备。”数字化让这家企业得到价值10亿元的效益提升。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佛山南海的制造企业。传统的机械制造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打造成3D打印的生产工艺,让传统制造业向精密制造转型。
作为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专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樊重俊接触了不计其数的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如何改变企业业务模式?他认为是在集中生产制造环节。“有了工业互联网,生产计划就可以跨区域做了。比如在广东做的生产计划,苏州、东莞的工厂可以同时使用,达到协同制造的效果。5G+工业互联网,将给工业制造带来非常大的创新。”
统筹/黄蓉芳
前方统筹/方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张姝泓、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海国、骆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