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 广东发布“十四五”规划

3月31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展望“十四五”,《规划》提出了14项主要指标,形成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四类指标“3+5+3+3”的整体格局,还提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0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8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2500亿元等具体发展目标。

记者从当天召开的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全力推动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合作创新、优势互补,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及广州中新知识城为先行示范,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生态示范区,打造大湾区全面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试验台,带动推动更多创新型试点项目先行优先落地大湾区。

规上制造业发明专利有效量

“《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坚持知产融合,即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麦教猛表示,《规划》聚焦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支持创新主体加强关键技术核心领域专利布局,推动布局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3万件,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实施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工程,实施版权创新发展工程等,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

就2021年的情况来看,广东的发明专利授权量10.3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44.0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6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1513件、有效注册商标量676.6万件。“这些质量导向的知识产权指标构成了广东省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去年广东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指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水指数、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指数、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均位居全国第一,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麦教猛表示。

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

《规划》明确,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新增8万件,商标品牌发展指数达90分。

《规划》还明确,到2025年,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将达2500亿元、项目新增5000项,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11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2%,地理标志产品交易额新增1510亿元。

麦教猛介绍,在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广东将从突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导向、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推动知识产权与标准深度融合等3个方面重点推进,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版权创新发展、标准必要专利发展等,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

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介绍,在关键技术领域核心专利布局方面,广东将紧扣省“双十”产业集群,重点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等知识产权密集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打造大湾区全面深化知识

《规划》提出,坚持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双循环发展大局,从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合作、强化两个合作区和“双城联动”、推进国际合作等3个方面重点推进,力争将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暨中国(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生态示范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建设,特别是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新一轮综合改革试验,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构建知识产权生态体系,带动全省知识产权改革创新,服务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

麦教猛表示,当前,广东正高标准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这将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麦教猛表示,广东将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及广州中新知识城为先行示范,加强与港澳知识产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生态示范区,打造大湾区全面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试验台,带动推动更多创新型试点项目先行优先落地大湾区。(记者 宾红霞 杜玮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