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的四川旅游业如何提高自我造血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对旅游行业的冲击巨大。”3月26日,在接受采访时,一名旅游业人士告诉记者。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相关纾困扶持措施,以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其中第25条至31条均明确指向旅游行业——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四川不断出台纾困措施,助力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这些纾困政策,对四川省旅游行业的恢复发展帮助有多大?“输血”后的四川旅游业,如何提高自我造血功能?
暂退旅游服务质保金缓解现金流压力
“2020年下半年恢复了一阵子,2021年疫情反复影响比较大,全年旅游营收只有2019年的30%左右。”四川青旅相关负责人黄琴说,目前客单价较高的出入境旅游仍处于暂停状态。
对旅行社来说,没有业务就意味着没有营收,没有营收就没有现金流,而没有现金流,就直接影响业务的开展和生存。
为缓解现金流压力,政府打开减负纾困“工具箱”。
质量保证金是游客合法权益受到旅行社侵害时,第一时间用来对游客进行迅速有效的赔付。根据规定,旅行社应当自取得经营许可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经营国内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存入质量保证金20万元;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增存质量保证金120万元。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后,四川推出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
“虽然数额不多,但对有多个分支机构的旅行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现金流。一些大型旅行社,光保证金这块,就退还了上千万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至今,四川省共为887家旅行社办理暂退质保金申请,共完成退款2.83亿元。
从社会保险等方面细化明确尽力留住人才
除了现金流压力,旅游业还面临人才流失等考验。
“出入境游暂停导致一些小语种人才流失。某旅行社前几天发了一份小语种招聘信息,半个月才收到两份简历,而在疫情前,一周都会收到几十份。”省旅行社协会秘书长范敏说。
“疫情发生后,很多一线导游直接面临失业。”省旅行社协会副秘书长、卫美佑导游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卫美佑说,这些导游的去向大概分三种:转行;一边兼职,一边零星带团;继续坚守。
一方面是旅行社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是大型企业需承担稳就业的社会责任。以成都市某旅行社为例,“2021年我社仅人力成本支出就高达约1700万元,全年亏损达上千万元。”该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保就业,还得尽力留住人才。2021年,省文旅厅牵头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旅行社纾困发展的措施》,从社会保险、稳岗补贴、纾困补助、金融税收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细化和明确,从省级财政拿出1580万元资金对旅行社和导游群体进行纾困补助。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通过纾解旅行社经营困难补贴和优秀导游人才激励项目补助,5家主要从事入境游业务龙头旅行社和8家金牌导游工作室获得330万元省级财政纾困补助。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还将继续启动实施总计1250万元的“开拓客源市场补助”,做好“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工作。
拓宽行业市场实现自我“造血”
旅游行业暂时还不能全面恢复。如何突破,才能实现疫情状态下的自我“造血”?
多种形式的探索正在开展。四川国旅在坚守本业的基础上,谋求跨界经营,“投资了一些跨界项目,希望经营状况可以好转。”四川国旅财务总监凌国清介绍。
卫美佑介绍,其团队正与一些大专院校、景区景点、天府旅游名县合作开展旅游人才培训计划,“为旅游业做好人才储备。”
《关于进一步支持旅行社纾困发展的措施》提到:“支持旅行社与各级工会、机关党校和教育部门合作,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路线和产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进行的参观学习、红色教育等活动,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黄琴表示,目前公司正将中小学研学、红色教育活动等作为主要拓展方向之一。凌国清对这一政策的未来也给予厚望,“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更细致的政策,让旅行社能从研学和红色教育活动中受益更多。”(记者 张明海 郭静雯)